從知識社會學看星命術知識之建構(六)-王芳屏 (六)-王芳屏 (六)-王芳屏
從現存的資料來看,「太乙數」曾經發展出一系列的的著作,如《古今圖書
集成》中另收的《太乙淘金歌》153、《四庫全書》中所收的《太乙金鏡式經》154,
都是推算國家大事的術數。而《太乙人道命法》中所使用的星曜如五福、君基、
民基等等也都應用在這些術數中,成為推算的基礎。從《四庫全書總目》〈易學
象數六卷〉155中:「遁甲、太乙、六壬三書世謂之三式,皆以九宮以□詳人事。」
可知,太乙數原本以九宮作為推算的基礎。本文大膽推測,《太乙人道命法》是
太乙數結合了七曜符天術中的十二宮概念,應用在人命推算之上的產物。
不僅星曜自成系統,《太乙人道命法》的十二宮的名稱次序也與其他兩個系
統不同,依次為:命宮、兄弟宮、妻妾宮、子孫宮、財帛宮、田宅宮、官祿宮、
奴僕宮、疾厄宮、福德宮、相貌宮、父母宮。去掉「遷移宮」,增加了「父母宮」。
何丙郁認為「太乙人道命法」與「紫微斗數」的關係可能匪淺,因為兩者的十二宮次序最近,而就各自的名稱來看:「《索隱》說:『《春秋合誠圖》云:『紫微大
帝室,太一之精也。』太乙即太一,因此《太乙人道命法》和「紫微斗數」似有
一段深切關係。156」似可以做為《太乙人道命法》來源的另一個參考。
《太乙人道命法》使用的星曜如下(括號內為別名):
十六神:五福(157天福、十福、天解、天醫、天星)、君基(紫微、太陽、天貴)、
臣基(太微、太陰)、民基(少微、財寶、富星)文昌(天目、天輔、
文書)、計神(天機、天寶、財星)、小游(天樞、監將、木星)、主大
將(天權、太白、魁星)、客大將(天帥、外將、將星)、主小將(天翊、
天參、天喜)、客小將(天從、天喜)、主參將、客參將、始擊、飛符(天
符、直符、天極、天殃、火星)、四神(天厄、天哭、白衣、孤星、沐
浴、貫索、呻吟、水星)、天乙(金乙、天虎、天躶、天鋒、白虎、金
星)、地乙(天裊、天狗、土星)
其他:飛祿、飛馬、黑符
三、 紫微斗數系統
「紫微斗數系統」的情況較為複雜。「紫微斗數」一名最早出現在明代萬曆
年間所編輯的《續道藏》當中,共3 卷,不著撰人。在《續道藏》的「紫微斗數」
中,十二宮的名稱次第與《張果星宗》相同,依序為:命宮、財帛宮、兄弟宮、
田宅宮、男女宮、奴僕宮、妻妾宮、疾厄宮、遷移宮、官祿宮、福德宮、相貌官。
然而其所使用的星曜除了神煞之外,十八個主星顯然另有來源,自成系統。民間另外還傳有一部「紫微斗數」,書名為《(新刊)希夷陳先生紫微斗數全
書》,共4 卷,署名為宋代著名道士陳希夷(陳摶),應還是出於偽託。書中有一
篇署名為明代嘉靖年間進士羅洪先所題的序言,羅洪先為嘉靖八年進士,在《明
史》中有傳,《明史‧藝文志》中還收錄有《羅洪先易解》一卷,推測此書出現
時間最晚不晚過明代中葉。本書使用的十二宮位名稱次第以及星曜與《續道藏‧
紫微斗數》截然不同,十二宮依次為:命宮、兄弟、妻妾、子女、財帛、疾厄、
遷移、奴僕、官祿、田宅、福德、父母。直接將「相貌宮」改為「父母宮」,在
順序上也作了變化。這本書是當代台灣紫微斗數的藍本,更是兩本當代台灣斗數
界常用的兩本古籍之一,簡稱為「全書」,另一本則是《新刊合併十八飛星策天
紫微斗數全集》,簡稱為「全集」。
《新刊合併十八飛星策天紫微斗數全集》,共6 卷,署名為「大宋扶搖子白
雲先生陳摶遺著」,此外還有「南州草坪徐良弼校正」與「金陵益軒唐謙繡梓」
的題字。本書分為前半段與後半段,第一至二卷從內容來看與《續道藏‧紫微斗
數》相仿,第三至第六卷則與《希夷陳先生紫微斗數全書》類同(都有更改與增
補)。《新刊合併十八飛星策天紫微斗數全集》事實上是兩種著作的合併本,只是
這個版本較先前兩個版本多了許多內容,例如一至二卷較《續道藏‧紫微斗數》
多了〈專論十九星吉凶歌(西江月)〉等,三至六卷多了〈起例歌訣總括〉以及
南北斗星主、中天諸吉凶星曜的圖例等等,可能是為了便於記憶而增加的,此外,
此書使用的星曜比之前兩書也有所增刪。
有人認為,從《新刊合併十八飛星策天紫微斗數全集》的書名來看,該書前
半部的內容指涉的是一種名為「十八飛星」的術數,與「紫微斗數」有著承先啟後的關係,但不能稱為「紫微斗數」158。不過,本研究認為雖然兩者差異甚大,
但是既有著相同的名稱又被合併刊行,在歷史發展的過程中可能有密切的關係,
因此仍將他們視為同一系統。僅以書名《續道藏‧紫微斗數》與《希夷陳先生紫
微斗數全書》來區別。
「紫微斗數系統」在清初小說《醒世姻緣傳》第六十一回〈狄希陳飛星算命,
鄧蒲風設計誆財〉中曾經出現過:
鄧蒲風請問八字。狄希陳說:『是壬申正月二十日亥時生,男命。』
鄧蒲風鋪了紙,從申上定了庫貫文福祿紫虛貴印壽空紅;又從子午卯酉上
定了杖異毛刃,本生月上安了刑姚哭三星。壬屬陽,身宮從杖上逆起,初
一安在已上;命宮從杖上起,本生時順數至卯時安於辰宮;然後把這財帛,
兄弟,田宅,男女,奴僕,妻妾,疾厄,遷移,官祿,福德,相貌,都照
宮安得停當;又定了大限小限。159」(底線為本研究所加)
從星曜的名稱與排盤方式看來,這次算命使用算命術的顯然是與《續道藏‧
紫微斗數》或是《十八飛星策天紫微斗數》前半段所記載者相同的術數,不僅可
以略窺當時紫微斗數在民間被使用的情形,更見本書的作者很可能懂得紫微斗
數。
紫微斗數系統各書所使用的星曜如下:
《續道藏‧紫微斗數》十八星:
紫微(紫氣、太陽、玉堂、少微、近侍貴人)、天虛(無實、空亡、孝服、黃泉、
黑道、天纏)、天貴(天乙、始泰、君棋)、天印(帝符)、天壽(老人、尚父)、
紅鸞(太陰、天鷖、儀鳳、和鳴)、天庫(天財吉星)、天貫(貫索、寶藏、橫財、
勾絞、長繩、天赦、天赦、天羅、計都)、文昌(台輔、天魁、三台、鳳閣、天
奇、文曲)、天福(善祥、帝符、賜福、吉神)、天祿(三台、佐輔、天厨、天財、
天庫、天寶)、天杖(獄訟)、天異(離異、破基、司怪、天孤、異胎、地劫、鐵
鉞)、毛頭(天彗、攙搶、掃箒)、天刃(流血、懸針)、天姚(天淫、玄娼)、天
刑(天炮、火星、死符、始擊、計都、虛空、火德、天狗、天權、天害、天尾)、
天哭
其他:太歲、太陽、喪門、太陰、官符、死符、歲破、龍德、白虎、福星、吊客、
病符、三台、八座(乃紫神之炁)、龍池、鳳閣(乃金星之餘)、天空
《希夷陳先生紫微斗數全書》
星曜:紫微、天機、太陽、武曲、天同、廉貞、天府、太陰、貪狼、巨門、天相、
天梁、七殺、破軍、文昌、文曲、左輔、右弼、天魁、天鉞、祿存、天馬、化祿、
化權、化科、化忌、擎羊、陀羅、火星、鈴星、天空、地劫、天傷、天使、天刑、
天姚、天哭、天虛
《新刊合併十八飛星策天紫微斗數全集》
(一至二卷)
星曜:紫微、天虛、天貴、天印、天壽、天空、紅鸞、天庫、天貫、文昌、天福、
天祿、天杖、天異、毛頭、天刃、天姚、天刑、天哭
其他:三台、八座(為左輔、右弼之神)、龍池、鳳閣
(三至六卷)
星曜:紫微、武曲、文曲、巨門、貪狼、祿存、廉貞、破軍、擎羊、左輔、右弼(以上為北斗諸星)、天府、七殺、天梁、天機、天相、天同、文昌、火星、天
魁、天鉞、鈴星(以上為南斗諸星)、太陽、太陰、天馬、化祿、化權、化科、
天官、天喜、天才、天壽、台輔、封誥、恩光、天貴、天官、天福、三台、八座、
龍池、鳳閣(以上為中天諸吉星)、天殤、天使、地空、地劫、天刑、天姚、化
忌、天虛、天哭、孤辰、寡宿、劫殺、華蓋、空亡
關於以上的古籍有幾點需要說明。首先,星命術古籍的成書年代無法確定,
唯一能夠確定的是它們大部分至少在明代就有了相關的記載,因此可以推定它們
「流傳」的時間,大約就是在明清時期,而本研究之後對於古籍所對應的社會背
景,也將以明清的社會背景作為依據。其次,古代星命術的書籍大多流傳民間,
官方所收藏的書籍有限,未經官方收藏的書則難得一見160。因此本研究對於古代
星命術的整理,只能至清初為止。整個清代新的作品與星命術發展的資料付之闕
如。清代到民國以後的發展,成為一段研究的空白,有待將來研究填補。但是對
本研究而言,重要的是,乍看之下相同的一套知識體系在截然不同的社會脈絡下
要如何調整自身的論述的問題,即使有了上述這個嚴重的研究限制,但應該不會
影響到本研究的架構。因此,且容許我穿越五百年的時空,轉向八零年代以後的
台灣,來看看星命術在台灣當代的發展。
第三節 當代台灣紫微斗數
當代台灣的星命術以「紫微斗數系統」的《希夷陳先生紫微斗數全書》(以
下簡稱《全書》)中的「紫微斗數」為最主要,八零年代之後出現了一個極為蓬
勃的紫微斗數書籍市場。「張果星宗」系統有時被稱為「七政四餘」,不過研究者
似乎沒有「紫微斗數」多,國家圖書館中收錄的與「張果星宗系統」相關的圖書
僅有四種(扣除重複與再版)。而「太乙人道命法系統」則似乎在當代的星命術
場域中不見。
紫微斗數的風潮從何吹起?何丙郁曾經對紫微斗數的流行有如下的觀察:
「『紫微斗數』近日在海內外華人社會中頗盛行,學習這套術的人也不少。據說
這是因為『紫微斗數』較『子平推命法』、『奇門遁甲』、『六壬』等各種術數易學
易懂,學者只要按表排出命盤,寫下一大堆星曜的位置,就可以開始論述有關的
命運──實在是談何容易,初學者往往面對滿盤星斗,不知從何說法。不過大約
在十年前(按:約1983 年左右),已經有人將『紫微斗數』編入電腦程序,可見
它在民間所受的喜好。161」何丙郁所觀察到的紫微斗數興起的時間,大約與本研
究所觀察到的時間相近。
在國家圖書館以「斗數」為關鍵字查尋到408 本相關書籍、以「紫微」為關
鍵字查尋到563 本(查詢日期:2007/4/13),共得到971 筆查詢結果。刪去與斗
數無關、重複、再版(指有較舊版本者與書名相同者)後,共計得到426 種紫微
斗數相關圖書。這426 本圖書中有9 本為署名陳希夷之紫微斗數古籍的重刊,8
本為日文譯書。162本研究依據每年的出版數目,製作「國家圖書館館藏『紫微斗數』相關書籍
出版年表(至2006 年止)」。從這個表格中發現到,自1981 年起(民國70 年),
紫微斗數書籍數量猛然大增,從1981 迄2006 年的二十六年間,以每年平均十五
本的數量持續出版。在此之前,國家圖書館所藏的紫微斗數書籍只有零星4 本,
其中兩本是翻譯日人著作。
日文譯書主要出現在1980 年代早期,似乎是在本地沒有相關著作的時期作
為填補之用。但是,日文譯書對於日後台灣的紫微斗數發展似乎沒有留下太深刻
的影響。在1985 年後,就不再有日文譯書,1985 年後所見到的紫微斗數相關書
籍除了少數為古籍重印外,幾乎都是港台兩地作者的新作品。大量紫微斗數書籍的出版似乎反映了紫微斗數市場的擴大,然而紫微斗數書
籍市場的興起並非單獨的現象,而是伴隨著整個算命術書籍市場的擴大而來的。
參考國家圖書館的「八字推命術」相關書籍即可發現,「八字推命術」相關書籍
的出版也在1980 年以後持續增加。
我在國家圖書館以「八字」為關鍵字查詢到356 筆相關書籍,以「子平」為
關鍵字查到140 筆(查詢日期:2007/4/14)。扣除無關、重複、再版(指有較舊
版本者;書名相同而以「初版」型式再次出版者也予扣除,僅計算一次)後,共
得到304 本子平八字術相關著作。其中有19 本為清代以前的古籍重印,古籍的
計算方式是以出版社為單位,一個出版社同本書僅計算一次。古籍約占全部子平
八字相關書籍的百分之六‧二五,與紫微斗數類書籍(古籍約占百分之二點四)
比起來,子平八字術的新作比例顯得較低。也許可以從兩個角度來解釋這種紫微斗數書籍市場擴大現象。一則是斗數書
籍市場的擴大與台灣政治社會變遷的大環境改變有關;二則是由於紫微斗數的透
過媒體傳播。
首先,1980 年代台灣的政治逐步從高壓走向鬆綁。台灣於1987 年解除戒嚴,
對於出版與傳播的管制頓時消解,而使得各類書籍(包括各種術數書籍在內)在解嚴之後都呈現大幅度的增加,紫微斗數等算命書籍市場的擴大是伴隨著書籍市
場的擴大而擴大的。另一方面,也不能忽視了在社會變遷快速的環境下人們依賴
算命術的心理需求,瞿海源曾經指出,政治解嚴帶來相對快速的社會變遷,造成
社會心理上的不確定感,並且,在以疏離感為重要特徵的現代社會,人們可能尋
求非人際的方式來解決問題163。這種不確定感與疏離感或許也是算命術書籍市場
擴大的一個重要原因。
其次,紫微斗數自民國七十年後開始透過報紙、廣播、電視等媒體傳播。一
篇流傳在網路上,名為〈紫微斗數過去十年的發展〉164的文章就觀察到:「民國
七十年前,學習斗數多半係以小班制上課為主,但是自慧心齋主在中國時報上開
始談論斗數後,為斗數的推廣注入了新生命。」這種隨著媒體傳播的紫微斗數似
乎也伴隨著一定程度的簡化,〈紫微斗數過去十年的發展〉的作者也發現到:
由於慧心齋主使用淺顯易懂的今日話語來詮釋斗數中各顆星曜的性
質,使得這個古傳的推命技巧,一下子似乎變得十分容易─易排命盤,易
算命運。這部書可說是獲得全面的成功,據說此書(紫微斗數新詮)銷售
數十萬本,學斗數者人手一冊,按圖索驥,不亦快哉。
按 加入『國際道家粉絲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