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呼萬喚始出來!由『國際道家學術總會』會長 李亨利 博士精心製作『道家易經占卜牌』,現在已有『線上免費占卜』『測字好好玩』 『占卜好好玩』等系列供大家線上免費使用!@對占卜結果有任何疑問﹐還可到『國際道家學術總會臉書粉絲專頁』發問哦!

網頁翻譯

國學與經營管理墨寶

第二屆學術大會墨寶

第一屆學術大會墨寶

誰在線上

現在有 49 訪客 在線上

國際道家粉絲專頁

參觀人氣統計

本會常年法律顧問

常年法律顧問:李良忠律師

古典占星學要素介紹─行星-- 吳育奇 老師

 

古典占星學要素介紹─行星

2009-09

道學部 吳育奇 老師           摘錄:《道家會訊58期》

 

 

前言

 

從目前發現最早的,巴比倫時期占星用以預測軍事國運的文獻算起,占星學已有將近兩千年的歷史了。歷經古埃及、希臘與希臘化時期、中古世紀以至天才橫溢的十七世紀,占星學如同世界上所有古老的數術一樣,一直是以「事件預測」的角色為世俗服務。

直到1914年,英國占星學家Alen Leo被控運用占星窺探命運,他為了脫罪而宣稱「個性決定命運」占星學只是用來了解一個人的心理與個性,從此將占星導向「心理詮釋」的路線,亦即現代占星學之濫觴。

80年代中期左右,占星學界如Olivia Barklay與三個Robert--Rober SchmidtRober ZollerRober Hand等學者開始整理譯注希臘化至中古世紀、文藝復興時期的占星學典籍,還原占星心理化之前以事件預測為本色的面貌,為了與以心理詮釋為特色的現代占星學作出區隔,於是將十七世紀之前的占星學稱「古典占星學(Classical Astrology)」。

古典占星學流傳至中國有數部經典,如明太祖洪武十六年(西元1383)皇家敕令翻譯的《明譯天文書》,即是阿拉伯占星學精華之作;清順治年間欽天監正穆尼閣傳授,由薛鳳祚寫成之《天步真原》為中古世紀占星學內容;它如輯本《天學洞機》,亦多見阿拉伯占星之內容。若將之較諸傳統中國星學內容,即可知兩者異趣之處。

以下《古典占星學要素介紹》一文將從古典學術角度,撮要性地介紹行星、星座、

宮位、相位、阿拉伯點與恆星等解讀星盤的要素,俾提供對古典占星學的基本認識。

行星與宇宙觀

星學中所使用的星體共計有太陽、月亮、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冥王星與海王星等九顆。其中前稱為「七政」,七政的運用與占星學的建立同時誕生,運用已久;近代陸續發現了「三王星」,也都各自有其時代意義與象徵意義。

哲學家亞里斯多德的雙天球理論可以代表古希臘哲學的宇宙觀,其說以靜止不動之地球為宇宙中心。在地球之外尚有一天域,由恆星與運行之七大行星組成,最近者月亮,其次為太陽、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最後為恆星,層層推上,中世紀文學巨著但丁的神曲,即以此宇宙模型,敘寫層層穿越諸天的歷險故事。

行星的特質大概可以從天文學、哲學、神話學和占星學本身等四個學術角度討論起,未來也將從前三者的角度專文介紹,在此僅就占星學的角度作簡單扼要的探討,我們大致可以從以下幾點來掌握星體的特質:

行星的吉凶性

吉與凶是古典占星學中非常重要的觀念,也可以說是古典占星的重要特色。現代占星強調心理與個性,刻意忽略吉凶性質,然而試問刻意忽略吉凶,吉凶便不存在嗎?不可否認心理可以決定部分行為,但那還是只限於個人部分,個人以外的因素,如災禍、意外、疾病,又豈是心理可以決定的?但知人而不知天地,忽略環境與運勢的吉凶變化,其實是違背先聖立術以讓人趨吉避凶、思患預防的本意。

從哲學角度來看,世間的一切人事物原無吉凶之分,但人心既有得失,吉凶意涵便從此顯現了,傳統占星學裡所謂的吉與凶意義即在於是否能滿足人們的願望,能滿足就是吉,反之則為凶。傳統占星學裡,將星體分成吉、凶與中性三類,吉星代表利益、幸運、願望獲得實現,凶星代表破耗、不幸、願望受到阻礙,中性則是可吉可凶,依所會星體、相位與宮位而定。

星體的吉凶性主要來自星體的寒熱乾濕,濕與熱為萬物生化基礎,因此質地濕熱的金星與木星分別為第一與第二吉星,再次為人們每日都能見到高掛天空的太陽與月亮;土星質地乾冷、火星乾熱質地偏枯極端無法生化萬物因此分別為第一與第二凶星;水星則為中性,另外,近代發現的三王星,一般也歸入凶星之列。

行星的陰陽性

最早在文獻中明顯提及陰陽觀念者,是中國的《易經》,卦本身即以陰爻“- -”與陽爻“─”所構成,〈說卦〉有: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剛與柔,說明早期中國哲學對於陰陽哲學的觀察與總結即臻成熟。

早期西方先哲(包含哲學家與天學家)雖未明言陰與陽,在學術思想裡卻已普現這種概念,只是西方對於陰陽並未加以深究,亦未形成整體的學說。

星體也有其陰陽性,陽性的星體較能主動運作、積極,屬於攻方;陰性的星體則多半是在被動接受後才產生反應,屬於守方,陽性星體為太陽、火星與木星,陰性星體為月亮、金星與土星;水星則屬於中性,可陽可陰,主要由水星在太陽先後的位置來決定。

行星的質地

中國是以金、木、水、火、土五行為宇宙論的五種物質基礎。而早期西方哲學的宇宙論到亞里斯多德時,總結寒、暖、乾、溼是構成地、水、火、風四元素的原料。

熱代表熱量、光量、輕浮,冷代表寒冷、收縮、黏性,冷與熱皆能使萬物型態產生改變,是一種主動的力量;乾代表乾燥、緊繃、脆性、分明,濕代表延展、柔軟、潤滑、模糊,乾與濕是萬物界限的劃分,是一種被動的區分,星體、星座也具有寒暖乾溼的性質,但星體的性質會依所落星座及其在太陽先後(東出/西入)而改變。

行星的晝夜區分

星體的晝夜主要是依照寒暖乾濕的質地去區分,晝屬熱,因此太陽、木星屬於晝星;夜屬濕,因此月亮、金星屬夜星;水星位在太陽之前則屬晝,位在太陽之後則屬夜;火土則較為特殊,火星屬熱卻是夜星,土星屬寒卻是晝星。一般而言,日間星體宜落於地平線上或陽性星座之內較能顯示其正面力量,夜間星體宜落於地平線下或陰性星座之內較能顯現其正面力量。

行星的自然徵象

星體的自然徵象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早期人民往往將天象變化與人間世界的事件相互結合,彼此映證,歸納出星體的特質;另一方面他們認為天上的星體即是諸神,透過神話學的思考更進一步地賦予星體意義。

總而言之,星體的自然徵象是早期先民從天文學、哲學、神話學三方面結合俗世事件的經驗加以定義所形成的。因星體本身為簡單的抽象符號,故能承載一切人事物的徵象,好比《易經》八卦的徵象功能,八卦各從其類,藉以模擬、包羅萬象。

行星力量的廟旺弱陷

星體的吉與凶除了考量星體的自然吉凶外,更必須由星體的強弱與狀態來決定,凶星強旺且處在良好的天空狀態時,也可能帶來正面的影響,只是過程與方式不那麼順利罷了;吉星弱陷且處在不佳的天空狀態且無救助時,則往往帶來負面的影響。

決定星體強弱的基本考量是星體的廟旺弱陷,星體在廟旺之宮最能發揮其正面影響,反之,若在弱陷之宮則往往發揮其負面影響,這是最基本的判斷標準。

星體特質綜合分析

 

太陽(Sun)

太陽是一顆陽性的吉星,質地為乾與熱,晝星。象徵尊貴、光明、威權、發散、元始、中心、剛健、活力、父親、丈夫男性領導者等。太陽在獅子入廟、牡羊入旺、水瓶入陷、天平入弱。

太陽質地乾熱,且為晝星,是光明的發源,主動提供萬物生長所需的熱量,地位至高無上是一切生命的賜予者,因此有光明、權威、尊貴與核心的意義;羅馬神話裡的太陽神Apollo,形象英俊挺拔。

太陽本質上是一顆吉星,最怕落單與計都掩光,他的熱度與亮度會焚傷並遮蔽其他星體。星盤重點星為太陽時,易與權威、政府、核心的人事物有關。

月亮(Moon)

月亮是一顆陰性的吉星。質地為冷與濕,夜星。象徵根源、變動、隱伏、平靜、吸收、記憶、繁衍、滋養、保護、想像、大眾、女性、母親、妻子等。月亮在巨蟹入廟、金牛入旺、魔羯入陷、天蠍入弱。

月亮質地濕冷,且為夜星,冷能凝聚太陽光能,濕能滋潤萬物,因此有滋養、保護與母性意義。月亮是羅馬神話裡婦孺守護神Diana,形象慈祥仁愛。

月亮吸收太陽光芒,質地因望朔圓缺改變,新月至月圓期間增光力量增加,月圓至新月減光力量減弱。月亮最怕空亡,即進入下個星座之前未形成任何相位。

因為運行黃道一周的速度最快,可以代表事物變化週期與規律的模型,使他成為卜卦占星與擇日占星之中重要考量的星體。星盤重點星為月亮時,易與群眾、女性、根源和水的人事物有關。

水星(Mercury)

水星是一顆中性星,逢吉則吉,遇凶則凶。質地與晝夜性質依其在太陽前及與其產生的相位的星體而定,宜西入。

水星象徵聰明、機智、智力、交易、溝通、資訊、雙元、推理、分析、感官、傳播、媒介、使者等。水星在雙子與處女入廟、水瓶入旺、射手與雙魚入陷、獅子入弱。

水星常伴隨在太陽左右,如帝王的使者有傳遞者意義,卻容易被太陽焚傷,造成傳遞的特質受損;水星也是羅馬神話裡商業之神,主管交易運輸;水星屬中性星體,可變性、可塑性與適應性極大。星盤重點星為水星時,易與商業、訊息、智識、才藝、媒介的人事物有關。

金星(Venus)

金星是一顆陰性的吉星。質地為熱與濕,夜星,宜西入。象徵享受、喜慶、資產、品味、氣質、藝術、和諧、浮蕩、愉悅、放縱、愛情、物欲、慵懶。金星在金牛與天平入廟、雙魚入旺、牡羊與天蠍入陷、處女入弱。

金星質地熱濕,熱少濕多,能滋潤萬物,因此有物質、享受等意義,但因過於潮濕則不免浮蕩、縱欲與慵懶,又屬夜星,而有浪漫、愛情的意義;金星在羅馬神話裡是美與幸福之神,主管愛與美。

金星本質上是一顆吉星,吉祥程度僅次於木星,但因金星體質較為柔弱,怕凶星刑剋,若濕的質地增加,則易缺乏節制。星盤重點星為金星時,易與美感、愉悅、物質有關。

火星(Mars)

火星是一顆陽性的凶星。質地為熱與乾,夜星,宜東出。象徵殺伐、征服、速禍、流血、發熱、侵略、勇氣、衝突、暴力、力量。火星在牡羊與天蠍入廟、魔羯入旺、天平與金牛入陷、巨蟹入弱。火星質地極度乾熱,萬物遭受焚滅而無生機,因此有災禍、殺伐的意義;在羅馬神話為戰神,好鬥善戰。

火星本質上是一顆凶星,凶惡程度僅次於土星,反應極快,怕乾與熱的質地過度,再與凶星形成凶相位及入凶宮。星盤重點星為火星時,易與征服、野心、戰爭、運動、火與熱的人事物有關。

木星(Jupiter)

木星是一顆陽性的吉星。質地為熱與濕,晝星,宜東出。象徵財富、幸運、成長、高貴、繁榮、樂觀、智慧、道德、宗教、法律、哲思。木星在射手與雙魚入廟、巨蟹入旺、雙子與處女入弱、魔羯入陷。木星質地熱濕,熱多潤少,熱量與水能主動繁衍孳乳萬物,使大地生機蓬勃;在羅馬神話中掌管盟誓之神,形象正義公證。

木星是第一吉星,代表物質財富與精神智慧,星盤中木星強弱與狀態往往暗示財富的高低;木星的智慧與水星的智識不同,木星的智慧較偏向深層且高層次的學問,而水星的智識雖具備精神與物質的雙元性,卻偏於應世之用。星盤重點為木星時,易與宗教、法律、智慧、財富的人事物有關。

土星(Saturn)

土星是一顆陰性的凶星。質地為冷與乾,晝星,宜東出。象徵災難、阻礙、僵硬、畏懼、壓力、恐懼、陰影、悲觀、孤單、結構、組織、爛熟、老化、傳統、務實、考驗、生機斷絕。土星在魔羯與水瓶入廟、天平入旺、巨蟹與獅子入陷、白羊入弱。

土星極冷且乾,萬物遭受冷凍而無生機;在羅馬神話裡是土地之神,主管農事。土星是第一凶星,代表阻礙與延遲。星盤中的土星往往暗示疾病、不幸與壓力之處。怕冷與乾的質料過度,或與凶星形成凶相位及入凶宮。星盤重點星是土星時,易與老化、傳統、考驗的人事物有關。

天王星(Uranus)

天王星是一顆凶星,質地為熱與乾,象徵異常、扭曲、變體、推翻、改革、資訊、超越、孤獨、意外等。星盤重點星是天王星時,易與新潮、意外、孤單、資訊等人事物有關。

海王星(Neptune)

海王星是一顆凶星,質地為冷與濕,象徵模糊、蝕弱、迷幻、鬆散、癮僻、墮落、藝術、美感、靈性、魔術、靈異、藥物等。星盤重點星是海王星時,易與藝術、靈性、成癮、藥物、模糊及水等人事物有關。

冥王星(Pluto)

冥王星是一顆凶星,象徵死亡、陰謀、黑道、深藏、詭譎、死亡、橫財、殯葬、腐敗、毀滅、原欲、重生、無意識有關。是羅馬神話裡幽冥之神且掌管財富。星盤重點星是冥王星時,易與深藏、黑暗、死亡、陰謀、暴力等人事物有關。

 

回到頁首 

 

 


加入『國際道家粉絲團』!!
 
站內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