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宅風水學 (四) - -林木榮老師 |
陽宅風水學 (四) 2006-05
國際道家學術總會 道術部 林木榮老師 摘錄:《道家會訊》
玖、風水術兩大流派 中國風水術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隨著人類文明的需求,知認及科技進步不斷充實完善,由於認知偏重有別,而形成了眾多流派,其中最基本的兩大流派:一種是形法家,又稱巒頭法、形勢宗、形勢宗、形法;因注重在空間形象上達到天地人合一,注重形巒,如 ”千尺為勢,百尺為形”。另一稱呼為三合法,此法重空間形象。 另一種是理氣法,因注重在時間序列上達到天地人合一,諸如陰陽五行,干支、生肖、四時五方,八卦九風,三元氣運,所以又稱理法、三元法。此法重時間序列。 就歷史切割,以元明二朝分界,元明以前,多以山川形勢,論斷於陰陽,五行生剋之理,以巒頭為重,元明以後,注重天心合運,以理氣為重,效地法天,風水術中,形法主要為擇址選形之用,理法則偏重於確定室內外的方位格局;此外,還有 “日法”用於選擇吉日良辰以事造葬,另有符鎮法為補救各法選擇不利的措施如陽宅十書的 “符鎮法”。
風水術的巒頭法,注重尋龍、點穴、消砂、納水、取向等辦方正位。而理氣法,注重陰陽、五行、干支、九宮八卦等相生相剋理論及三元氣運學說,並建立一套現場操作工具—羅盤,確定選址規劃方向方位。在應用上,均採綜合應用,雨三分理氣,七分巒頭再配上”日法”及”符鎮法”方能截長補短,以達應用之目的。 拾、好風水的條件: 好地理、好風水的條件: (1)天光下臨,地德上載 (2)天地人配合 (3)陰陽相見相依相助之平衡原則 (4)山水配合有情 (5)五行相生相剋原則 (6)正神(陽),零神(陰)配合得宜 (7)形止氣蓄 (8)山環水抱。
圖:無極圖說
曰: 無極而太極也。理寓於氣。氣囿於形。日月星辰。剛 氣上騰。山川草木。柔氣下凝。資陽以昌。用陰以成。 陽德有象。陰德有位。地有四勢。氣從八方。外氣行 形。內氣止生。乘風則散。界水則止。是故順五兆。 用八卦。排六甲。布八門。推五運。定六氣。明地德。 立人道。因變化。原終始。此之謂化成。
氣乘風則散: 故風大的地方沒有地理。
排六甲: 以六十甲子定天時、年月日時之佳兆。用八卦二十四 山六十四卦定地理位置的方向。
以奇門遁甲「休生傷杜景死驚開」得天時地利的福應 ,並避其凶咎。
推五運: 三元地王有九運九星,以五中宮五運廉貞星作陽順推 陰逆推的樞紐,挨星的關鍵。九運九星分屬五行,以 五行之運總括之,以推動宇宙的變化。
定六氣: 三元地理以生旺氣衰死四氣為經,以六爻之氣---始於 初,成於二,極於三,革於四,盛於五,終於上為緯 。或以用陰陽風雨晦冥六氣作氣機。
好風水除上列經典所吉,現場勘察更屬必要過程,應審慎周密地考察,了解自然環境,順應自然,有節制地利用和改造自然,創造良好的居住與生存環境,順應天時、地和與人和,達到天人合一的至善境界。勘輿八要素:
一、整體系統原則: 以人為中心,包括天地萬物,環境中每一個子系統都 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相互依存、相互對立、相互轉 化,要宏觀地把握協調各子系統之關係結構,作最佳 組合。:「以形勢為身體,以泉水為血脈,以土地為 皮膚,以草木為毛髮,以舍屋為衣服,以門戶為冠帶 ,若如斯,是事嚴雅,乃為上吉。」
二、因地制宜原則: 古有「逐水草而居」之自然定律,依地形地勢不同而 選擇居式,多雨潮濕多雨區與旱地少雨,理當有別, 氣候條件可以決定風水。
三、依山傍水原則: 山體是大地的骨架,水域是萬物生機的源泉,沒有水 ,人就不能生存,凡是江河流經之處均為人們居住之 最佳穴居地,水可供飲用、生活用、可供運輸交通用 ,古人云:水是財、水是生財工作、水亦是生居必備 之物質,大自然中,陽光、空氣、水之要素,為生存 之必要條件;山可”靠”可作防禦屏障,凡山域均為 群山環繞,有山必有水,尤其南方都域均為依山傍水 之形勢。
四、觀形察勢原則: 風水重山形地勢,綿延的山脈稱為龍脈,古代建都設 城均勘察地形地勢,因地形地勢之變化而有水源、氣 候、物產乃至於地利、地質、地用之變化任何大、中、 小環境之變化,每一塊穴地、居地、大至都城,要塞 軍事重地均可看出其吉凶。
五、地質檢驗原則: 風水術對地質很講究,甚至是挑剔,地質決定人的體 質,因土壤中的微量元素,在大氣行光合作用下放射 到空氣中直接影響人的健康,台灣有汞污泥地既影響 水質。濕奧的地質班至會滋長細菌,產生疾病根源 ,因此不宜建宅,故風水師相地時甚至要用嘴嚐泥土 ,要挖土井察看深層土層、水質,俯身貼耳聆聽地下 水的流向及聲音,這均是地質所帶來之影響因子,地 質影響水質。:「尋龍認氣,認氣嚐水」。其色碧、 其味甘、其氣香、主上貴;其色白、其味清、其氣溫、 其中貴、其色淡、其味辛、其氣烈,主下貴;若酸澀、 若發餿,不足論。風水學主張考察水的來龍去脈,辦 析水質,掌握水的流量優化水的環境,故水質分析亦 與地質分析有相互關係。
朝南的房屋便於採取自然陽光,還可以避風。坐北朝 南原則是對自然現象的正確認識,順應天地之道,得 山川之靈氣,受日月之光華,頤養身體,陶冶性情, 地坐方出人傑。
七、順乘生氣原則: 風水術認為氣是萬物的本源,云: 氣者,水之母;者 ,氣之止,氣行則水隨,而水止則氣止,子母同情, 水氣相逐也。風水理論提倡在有生氣的地方修建城鎮 房屋,造葬,這叫做:”乘生氣”。得生氣的滋潤, 植物才會欣欣向榮,人類才會健康長壽,”山明永秀 ,鳥語花香”之地必得”生氣”之謂也。
八、陰陽平衡原則: 大地皆有陰陽,應本「負陰抱陽,沖氣以為和」的原 則:「陰陽協調,方能生氣和諧。」「陰陽相推,剛 柔相摩,動靜相繼即宇宙生生不息的變易」。大自然 陰陽變易,生生不息,就有「氣」的學說,凡能藏風 聚氣之環境必為風水寶地。
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