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造命續吉氣--李亨利 博士 |
端午造命續吉氣
日期:1999-05
國際道家學術總會 李亨利總會長口述
杜蕙蓉整理
摘錄:《自立晚報》
今年意外災禍不斷,不妨利用端午節插艾草、菖蒲、喝雄黃酒避邪,調整一下氣運,也許可創造一點機會!
遠在春秋以前,人們便有五月是惡月、毒月,而五月五日為死亡之日的說法,因此,民俗節日中,像端午節這樣著重在驅邪、避災的並不多,而在今年意外災禍不斷,口舌是非頻傳,東南亞和亞洲金融風暴未息,利用端午節的造命功能,續一點吉氣,調整一下氣運,也許可創造一點機會!
就民俗節日來談,五月五日端午節是目前人們最重視的三大傳統節日之一,它又名女兒節、小端陽、五月節、天中節、五日、沐蘭節、女媧節、娃娃節、解棕節、蒲節和粽包節等。
傳統的民俗觀念中,端午節時可在門旁或戶上,掛菖浦(其葉像劍)、松、艾草、柳枝、蒜或葛藤等,以攘不祥、驅邪、避魔。也可以在五月一日至初四間的吉日良辰,備妥小紙扇,於五月五日五時在扇面上畫蛇、虎、蠍、蜘蛛和蜈蚣等五種動物,稱為『五毒扇』,取『以毒攻毒』之義,利用此扇來避邪。
而端午節的午時,如果在屋角及各陰暗處灑石灰、噴雄黃酒、燃雄黃煙等,則可以減五毒、驅穢氣(其方式是將屋中的灰塵、垃圾往室外掃)。另外,也可以讓小孩穿虎頭鞋或雄黃酒在小孩頭上,寫上王字的『虎頭紋』,以『趨惡鬼』。 圖:【端午佳節】/網路轉載
其實端午節除了插艾草、菖蒲、喝雄黃酒避邪外,可以在這一天先備妥五色線絲(或絨線)結成『長命縷』,又名五彩絲、五色絲、續命縷、延年縷、辟兵縷、朱索、百索等。其方式是將青色、紅色、白色、黑色和黃色五色線(代表東、南、西、北和中央五個方向)結成絲縷,套在小孩的手臂、手腕或掛在胸前、蚊帳、搖籃上,以避邪、驅病、使人健康、長壽。如果是成年人纏在臂上,就稱為『合歡結』,可以增加婚姻或感情的元力。而如果以此長命縷,再經由有官氣、富氣、貴氣、才氣的七個不同姓的人,各打上一個結,就成為『七姓結』,相傳繫上後,可壯膽、避百邪,保身健,並可使未來的命運更好。
至於在布局方面,由於張天師一像被人們認為聚有避邪作用,所以在端午節時,張天師像畫師(或印)在黃紙上,並加蓋硃印,黏貼在住家門上,以避災驅邪。另外,也可用泥作成張天師像,並以艾為頭,蒜為拳,完成後,放在門戶上,這種『天師艾』的效力,將更加彰顯,其與繪畫的鍾馗像同樣有效。
在端午節的午時(以早上十一點到十二點為準),若能以黃紙硃書畫八卦或天師、鍾馗像,並在下面寫上『敕令』二字,敕令下中間則寫上『五月五日天中節,赤口白舌盡消滅』的兩邊對聯,懸掛在中門或屏帳上,這就是所謂的『午時符』,此種『午時符』的壓勝物,可以驅邪、攘檜、祁福,在南宋時就已十分盛行。 圖:【張天師圖】/網路轉載 在吃的方面,利用端午及的節氣元力,可以吃五種黃色的食物(例如雄黃酒、黃魚、黃瓜、蛋黃、黃豆等),除了可制煞外,也可以增加財氣。
婦女們賃用端午節的靈力,可以『行方便』,也就是在清晨時出門,採取益母草(婦女做月子必備的中草藥)、夏枯草、木春根等草藥曬乾備用;俗稱除並效果特別好。此外,在今日『採草藥』貯備,亦甚有靈驗。晉葛洪在《抱朴子》中提到,如在端午節佩掛『赤靈符』在心前,可以避邪、免災;此習俗在宋朝時仍十分流行。如果小孩記性不好,可在此節時,用紅布製成紅雞心(記性)的袋子,內裝茶葉、米、雄黃粉,掛在小孩的胸前,並能驅邪(鬼怕雞啼)、祈福。
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