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清明掃墓、祭祖、談風水福運 -- 秦玉霜老師 |
從清明掃墓、祭祖、談風水福運 2006-06 本會理事 秦玉霜 老師 摘錄:《道家會訊52期》 掃墓,又叫墓祭、祭掃、上墳。為全年重要節日之一,淮南子天文訓云:「春分後十五日,斗指乙,為清明」。考其日期,約在每年三月初旬。此時,氣象清明,萬物孶茂,妙合自然,因以「清明」名之。
清明掃墓宜在節前,一般來說,掃墓儘可能在農曆一、二、三月間完成,其中以清明節的力量最強。如果在台灣無墓可掃之人,可採用遙祭法,先觀測祖墳方位,再向一定方位祭拜祖祠。清明節前三天雖無陰邪鬼魅,但仍有逃鬼,所以要吃雞肉或蛋,喝紅豆湯或吃青粿,或灑黃豆來增加陽氣,吉祥之氣,防範於未然。最好全家一起到山上的祖墳,清掃墓地的雜草,花木,並向列祖列宗拈香祭拜,保佑全家人清吉。
民間清明掃墓,可分為二種儀式進行:即「掛紙」和「培土」。掛紙:習俗中稱為「壓紙」,「壓墓紙」亦稱「古仔紙」,就是替祖先修理房子的意思。最好採用「五色紙」紅、黃、藍、白、黑五種顏色,可以多買一些壓五方,在祭拜同時用小石頭或磚塊,將墓紙兩三張一疊,壓在墳上,叫做鎮幕紙,一,,先壓后土;二壓墓碑;三壓左右幕手;四壓左右幕腰;五壓幕龜中心點;六壓墓之最後方,變成「土」字,俗稱為「七星鎖地,子孫出土」也,這些都是給祖先用的,象徵替祖先居處所添的新瓦。祭拜,完時燒紙錢給祖先後,再薦(灑)九在墳前或地下三圈讓「地基主」可以收到,自己也要喝一點,為「飲福酒」象徵祖先賜福,保佑之意,最後祭品則大家分著吃,「分食」意味著家族團結力量大,祖先的庇蔭力量也會更大。尤其是草仔粿,道家稱為「青精乾石飯」,吃了可以以補陽氣、養顏和延壽,諧音代表聰明,可增加智慧。可向至親好友,有富貴、貴氣之人來討粿(討貴),可增加自己的貴氣,福氣。白煮蛋可以增加一點陽氣,把蛋殼丟在墳上,象徵「脫殼」或「蟬蛻」,表示新陳代謝,(據說會帶來好運)。祭完祖先,於返家途中,最好能先到當地之土地公廟或其他廟宇去參拜並添油香錢,有量斯有福也。倘若無祖墓之現代式納骨塔,則準備鮮花,水果,龍眼乾,清明粿,來祭祀即可。
掃墓須知:『進金』:1.查看內水孔,有無堵住。2.查看墓碑左中右,上下方,有無污垢。3.查看墓碑、墓桌、墳墓四周有無裂痕。4.查看墳墓四周有無樹藤纏繞。5.查看墳墓後面有無低陷。6.查看墳墓左、右兩側有無低陷。7.查看墓之墓碑前面,有無他墳、建物、樹木擋住,壁角傷到。8.查看墳墓之左、右兩側,前、後、上、下有無他墳之傷,有無下陷,裂開。9.查看金爐之爐口,土地公等有無損害。『靈骨』:1.查看頭有無火化,若無,大家是否皆腰酸,財運不順或意外、血光、怪病等。2.查看骨灰甕上方,無橫樑,前、後、左、右方有無受損。3.查看靈骨塔是否易發生火災,或逢下雨時,是否會進水。4.查看逢地震時,有無安全顧慮,骨灰可否安全;是否老舊易塌,有無壁角傷到。
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