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擇吉與天人感應
日期:2008-12
摘自『道家會訊56期』
『國際道家學術總會』總會長 李亨利博士 指導
『道家學術研究會』理事 秦玉霜 撰寫
擇吉,古稱「選擇」,民間叫做「看日子」或撿日子。中國舊時非常流行,凡祭祀祈福、赴任應試、婚姻喪葬、修房動土、捕魚狩獵等,都先德一個吉日吉時吉方,然後行之。從廣義與狹義的不同,包括八卦、太乙、六壬、奇門遁甲、占卜、叢辰、建除、堪輿等在內的所有術數,都是經由一定的方法提供人們有關於吉凶的信息。
當然,擇吉日,是一種在用事時遵從自然規律的一種法則,來尋求平安吉祥的一種安定感,也就是一種流行幾千年盛行不衰而深入人心的社會習俗。擇吉是取其天運(空間的)地運(時間的)和人運(主事者之年命)配合選取吉日。自古至今總是有兩面的看法,一是迷信,一是科學的,而易學和擇吉術是按照一定的自然規律法則行科學行為的。
我們知道,宇宙是一個無極的天體,它包括有生命的無生命的,有動轉的有靜止的,有長生的和衰亡的,每一物一體都有自己的運行規律而轉動的,而產生不同的命運之影響。古人在處理一些比較重大的事情,或者是不知道的未知而感到疑惑時,就求諸卜筮,以便獲得吉凶禍福。而產生宇宙間的“天人感應”的理論它是準科學的而不是封建迷信的,讓人抓不到方向感的。
古今中外,無論是做大事或者有重要事情或上官赴任都會擇一個吉日良辰來增加自信的表現行為。由於擇日術能給人帶來安定感、幸福和吉祥,擇日是一個有高深內涵的,在科學文化高度發展的今天,人們還是熱衷于老祖宗所留下的產物,實際上是因原遵從自然,按照自然規律,得到大自然的回報,而得到理想的結果。
一般用事日課包括項目有:方位、年命、日課四柱等,而周易預測和選擇時,還包括日課所演成的周易八卦、用事取吉等。人命四柱是依人的命,而日課四柱則是事物的誕生產生受氣之命,是全方位的時空概念學。所反映有所不同,同時用事日課負責著有扶龍山相主命的特別使命,而事物的“命”即是用事日課信息,與主事者產生“天人感應”的一種科學理論。
《清明上河圖一隅》
當人們越是難以把握自己的命運,就越是仰賴大自然,因而就越是迷信各種可能會給人帶來機遇與成功的求吉方法。因此,就連「不語怪、力、亂、神」的孔老夫子,也盛稱「耆之德圓以神,卦之德方以智」,又說「君子將有行也,問焉而以言,其受命而響」。《易,繫辭上傳》即先卜筮而後行動。這也就是古人說的「卜以決疑」。而擇吉,就是替人解決這一個能夠幫助獲取成功的吉日良辰和吉祥方位,即為擇吉術。
待續
按 加入『國際道家粉絲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