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呼萬喚始出來!由『國際道家學術總會』會長 李亨利 博士精心製作『道家易經占卜牌』,現在已有『線上免費占卜』『測字好好玩』 『占卜好好玩』等系列供大家線上免費使用!@對占卜結果有任何疑問﹐還可到『國際道家學術總會臉書粉絲專頁』發問哦!

網頁翻譯

國學與經營管理墨寶

第二屆學術大會墨寶

第一屆學術大會墨寶

誰在線上

現在有 35 訪客 在線上

國際道家粉絲專頁

道家思想與道文化目錄

參觀人氣統計

本會常年法律顧問

常年法律顧問:李良忠律師

奏響道教對“生活”的讚歌
作者是 李養正先生   

 

 

奏響道教對“生活”的讚歌
試說道教如何融入當代社會生活


 

 

 

 

中國道教學院副院長

李養正先生

 

 

 

 

  道教是在我國社會生活的土壤上產生和發展的宗教,含藏著厚實的我國傳統文化各方面的因素。有的學者讚譽它融攝性很強,有的則貶斥它雜而多端,有的說它是歷史社會生活折射的映射,有的說它是有宗教特徵的社會文化形式。總之,它有系統而博廣的義理和獨立而豐富多彩的道教文化。它是華夏領域天籟、地籟、人籟自然譜成的合奏曲,雖是空虛來聲、百音齊鳴,而其基調則是和諧的和活潑的,抒發著關愛生命、熱愛生活、追求長生久視的熱烈情懷。其旋律充滿對人生的興味、對社會的興味、對生活的興味。它的一切根本性義理,可以說聚焦於人類及一切生物的“生命”與“生活”。嚮往的是天和、地和、人和,達到天樂、地樂、人樂;就人類自身來說,就是運用“貴生”的鑰匙去打開和走進人間仙境之門。第二屆廬山中國道教文化研討會的組織者,為此次研討會定了一個主議題,即:“為發揚道教優良傳統,探討道教文化的現代價值。”意在探索“將道教的智慧、道教的精神、道教的義理思想貫徹到人的社會生活和個體生活中,立足於生活,圓融於生活,不離生活而又昇華生活”的可行性與踐行舉措。也可以說,是面對新時代的要求與激勵,提出“生活道教”這一新說法、新觀念,引導道教進一步以新姿態積極融入現實社會生活,體現道教的存在價值與活力,從而為社會生活的更趨美好作出貢獻。出發於愛國愛教的熱忱,提出這樣的課題,我以為是及時的、必要的。


  我們探討這一課題時,特別是我們道教界中人的思考這一課題時,不能忘記,我們已經邁進了千禧之初的20世紀,面對的是一個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飛速發展的時代,是一個知識更替、生活方式與質量日新月異的時代,也是一個催人奮進的時代。挑戰與希望,矛盾與喜悅,隨時都可能出現在大家的社會生活之中,同時也承受考驗。歷史發展的洪流滾滾向前,疑慮、畏懼、逃避、滯阻都將只是洪流上飄浮的泡沫;只有認清客觀形勢,自覺地、積極地迎接新時代的啟迪與機遇,更新觀念,順應和適應新時代發展的要求,跟上時代前進的步伐,這才是道教傳承發展的制勝之路,必由之路。


  雖說因應時代的要求,古老的道教觀念上需要有所更新,在理論上需有所創新,在與社會生活方面需要有新的接軌。但這都不能僅憑熱情與主觀願望辦事,也不能只是抽象地議論一番;欲發揮道教的優勢與潛力,更必須是實事求是,經過認真地觀察與研究,用十分審慎的態度來具體對待。面對實際,明確其針對性,關注其實效性,從而顯示其主動性與創新性。道教本來就存在於社會生活之中,道教的每個成員本來就是現實社會生活中的一分子,個體與整體,息息相關。進一步的融入,始於觀念的進一步更新,現在因應時代發展的要求與推動,在對道教有一個中肯評估的基礎上,提出新的有關導向的說法,主要就在於革新觀念,明確方向,規範踐行,跟上時代發展的前進步伐。故而新提法必須有明確的針對性、明確的界定、明確的宗旨與目的,特別是具體的踐行方法,使之建立在合情、合理、合法、可行的基礎之上。這樣才能使奉道者接受,收到積極的效應,免致產生思想上、組織上、行動上的混亂、渙散。就“生活道教”的提法而言,其內涵的實質精神,務必是發揚道教的優良傳統,在大陸地區具有引導道教同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的效益;在港澳地區具有促進愛國愛教團結進步並促進祖國統一大業的效應;在國際影響上也要運用道教信仰這條聯繫紐帶,關切到世界奉道者之間的共同宗教情感與道教事業興衰方面的共同意願,促進交流與團結進步。以道教的和諧之音,對化解世界上的冷戰、對抗,起積極的影響。總的說,即用重生、貴生、樂生的生命觀,喚起人類尊重和關愛生命,熱愛和融入社會生活,從而熱愛和平增進社會的繁榮發展,使人間社會成為人間仙境。往日的道教持行者,大多關懷的是己身的幸福與長壽,而今天便要拓展、延闊、開放這狹窄的心胸,以“道”心容納整個社會、整個世界、整個人類以及環境與生態,在個人與自然環境、社會生活之間保持心態的開闊與平衡。只有關愛生活,才能樹立貴生、重生意識,只有意識到個體生命不是孤立的,也不僅屬於自己,只有融入社會、融入自然,只有大家彼此的關愛和諧,才能使生命的意義重大。


  這並不是另辟道教持行新途徑,而是遵循道教由入世而歸根出世的持行傳統,因應時代要求,開創道教事業的新局面、新前景、新的社會價值。形成既保持傳統而又能適應現代社會的道教。


  那麼,在當前道教如何發揮自身的優良傳統,更好地融入現實社會生活並服務當代的社會生活呢?我以為,立足現實,首先要關注的是大陸道教的前進之路,因為她畢竟是道教祖根與道教主體之所在;同時也要關切港澳地區的道教以及國際道教。


  一、關心時事,積極融入當代政治生活;努力學習時事政策,扭轉過去持行者不問政治的消極思想,打破不涉塵事的舊觀念,從國家公民職責出發,以積極的態度,重政治、講政治,參加國家政治生活,依據各人的社會位置與力量,作出奉獻。堅定地擁護党的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同全國各族人民團結一致,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社會而努力奮鬥。同時,也利用一切與國際社會聯繫、交流的機會,宣傳我國改革開放以來的卓越成就,擴展我國的威望,冰釋國際上一切對我國存在有疑慮的懸念,特別是要鮮明地“反獨促統”。對世界來說,也要支持一切正義、進步的事業,反對以強淩弱的霸權主義政治。


  二、促進國家經濟發展,融入社會經濟生活:道教群體是社會組成的部分,大家都生活在社會的經濟生活之中。在我國大陸地區,只有社會主義祖國經濟的繁榮、發展,廣大人民的生活質量才能得到不斷的改善。全民共同走進幸福的生活境地,必須建築在充裕的經濟基礎之上。道教群體作為社會成員的部分,當然首先要依法搞好自身的經濟狀況,生產自養,減輕社會的宗教性質負擔;同時道教所經營的自養事業,也要關切為社會服務,有利於民,有助於活躍社會經濟。宮觀自養有餘,還理當本著取之於民、用之於民的原則,用之於“希望工程”、“愛心工程”以及地方災害救濟事業,減緩國家與地方財政困難。再者,道教也是聯通國際各方面的紐帶,搞好一處道教勝地,可以吸引來國際香客遊人的參訪,從而帶來一方旅遊等方面的經濟效益。在國際友好交往中,有不少是奉道者,道教作為聯繫的紐帶,溝通的渠道,我們從國家整體利益出發,應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宣傳祖國社會主義建設的成就,並為促進國家(或地方)經濟發展作溝通與輔助性質服務。“宗教搭台,經濟唱戲”,提法不妥,為宗教界人士所難以接受。我以為,從人民利益出發,兼而顧之,結合動作,既利道教,亦利國家(或地方)的經濟發展,這也是愛國愛教的當然舉措,也是市場經濟發展帶來的必然現象。當然也可以視為道教界對國家(或地方)在恩情上的回報。


  三、保穩定,促進社會的團結進步:近二十年來,大陸地區道教界抓住改革開放的機遇,不論在宮觀、組織、信仰者等方面皆有較快的發展,已經形成為我國愛國宗教團體中頗具新興氣象的力量之一,至於它的思想影響,則更可說是有超過以往的擴大,呈現走向世界的趨向。這就是說它仍具有較強的活力,影響著眾多群眾的精神世界。國家要繁榮發展,當然需要社會的安定以為保障,否則便難以成就。我國是實行社會主義民主法治的國家,道教界自身增強公民意識,嚴格遵守國家法紀,在國家憲法、法律、法規的規定範疇內開展宗教活動,反對邪教,並與封建迷信劃清界限。還應發揚道教尊道貴德的優良傳統,樹立良好的道風,為世人作有道德品格的楷範。還要運用道教可能的條件,盡力宣傳我國傳統的優良道德文化,勸人為善;宣傳社會主義的法制,引導人們愛國守法,保持社會的穩定。道教本具有保持社會秩序的功能,而惟有為穩定一個繁榮發展、為廣大人民所歡迎和熱愛的社會獻力,才是莫大的功德與光榮。社會各界皆來協力維護安定團結局面,我國就能團結進步,飛躍發展。


  四、弘揚保健動靜功法,增強人民體質:道教貴生、重生、樂生、追求長生久視,其唯生與務生的特徵,十分顯著。近兩千年來,道教煉養者營構了系統的養生保健理論、方法與方術,其中殊多對人體康健有積極作用的寶貴經驗與珍貴資料,是我國傳統養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就其思想論,自然與鬼神皆不能對生命作出限制與承諾,而在於個人盡最大力量追求生活,既不信天命,也不拘於業果,而是勇猛地向人類生命的極限挑戰,追求長生久視。由於歷史條件的限制,它在探索、踐行中遭受過無數的挫折與失落,同時也遭受過反對者尖厲地訕毀,但它依然相沿傳承至今天。且看當今的科學進步,人類生命遺傳基因研究的突破,表明未來的人有活到一千二百歲的潛力,現在科學家正在試圖撥動人體的“生物鐘”,一旦攻克,人可以至少活到五百歲以上。當代科學研究已經指向人類壽命的無限延長,這豈不證明道教的生命觀及其以動靜功法探索的“長生久視”之道並非完全荒謬的狂想嗎?歷史證明,道教正是“生命”、“生活”之學的開啟者。“狂想”已變成理想,希望將變成事實。當然我們也要理智地看到,人類對生命認識的根本性變革,尚有相當長的時間距離,有待科學的繼續發展。遠水不解近渴,而道教所積累的養生延齡經驗,仍然是有其一定現實應用價值的。
道教理應加強研究力度,發揮能助人健身的功法潛力,有益增強全民體質,同時也增益人們關愛生命、熱愛生活的觀念。讓大家在和平的社會裏以充沛的精力建設社會、發展社會,享受生活。我以為,這正是道教以其貴生教義、養生功法融入社會、造福社會的時機。


  五、投入祖國統一大業,無愧為炎黃子孫:由於社會主義新中國綜合國力的強大,香港、澳門已先後回歸祖國懷抱。如今只有寶島臺灣,仍在美國反華勢力庇護的台獨分子阻撓下,未能和平回歸祖國,完成偉大的祖國的統一大業。凡我炎黃子孫,無不引為憾事。以臺灣有數千處道教活動場所,有數十萬道教信眾,道教是臺灣第一大宗教。臺灣道教與大陸道教同根同源,關係密切,交往頻繁,道教界在促進祖國統一方面,可以大有作為。在交往中宣傳大陸地區社會主義建設的輝煌成就以及人民生活的不斷改善,可以化解他們受台獨分子及西方反華反共分子的蠱惑所造成的疑慮,增進其愛國主義思想與血濃於水的同胞情懷,協力造成強有力的“和平統一”呼聲,促進統一大業。


  六、投入國內外生態環境保護事業及維護世界和平運動:人類及一切生物皆依賴大自然的恩惠才得以生存和繁衍,地球是我們人類和生物共同生活的家園。由於人為的破壞生態平衡與環境,污染大氣以及到處戰火紛飛,人類在自我毀滅家園,殘害自身的生存,如不抓緊拯救,勢必自食其惡果。道教道經義理自來尊重自然、重生樂生及主張和平、反對戰爭。當然我們應當積極投入生態環保事業。《度人經》不僅主張“仙道貴生”,而且主張“仙道貴實”,我們蒙受天地之恩,眾生之惠,理應回報,不能把責任委之於鬼神,我們眼光要遠大,著手要穩實,盡我心意,量力而為。可以植樹護林、治沙防水、美化環境、愛護生物,清除汙染;盡一切力量呼籲和平,消弭戰爭,使世界一派祥和,一切和諧相處,共建人間仙境。


  我們在前面講過,當今是一個充滿喜悅而又充滿矛盾的時代,是一個既有挑戰而又催人奮進的時代。優勝劣汰,適者生存,是事物歷史發展的規律。只有融入社會生活,才能與社會生活同步前時,而道教融入現實社會生活的主要方面,就是:講政治、促經濟、保穩定、利健康、促統一、益環保、保和平。以革新求適應,在適應中求發展,開闊道教呼吸的空間。新中國建立以來,道教已經走過了一段從順應到適應社會主義社會的過程,可以說是既經受考驗與體現了現實存在價值;同時也在踐行中日增其熱愛社會生活的情懷。作為已呈現正在走向國際的道教,必須跟上世界時代文明前進的步伐;作為大陸地區的道教,必須進一步融入現實生活,在黨和政府積極引導下走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的道路,總結經驗,明辨方向,堅定信念,不斷前進。這內、外之間,雖有明顯的區別,但也緊密相聯,互不隸屬而又互相協調,處理得當,則道教在全球的整體騰飛,是大有可能的。


 

 

 

 


加入『國際道家粉絲團』!!
 
站內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