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是 蕭天石 教授
|
道家人生修養之最高境界(五)
1986 – 05 - 01
蕭天石 教授
摘錄:《道家雜誌》
2. 性命種又悟之五大綱宗
道家重「性命雙修」,此為其與儒釋二家在人生修養上的最大差別處。性命雙悔之道,在學理上有五大綱宗,六大訣法。所謂五大綱宗者:一曰煉心,二曰煉性,三曰煉精,四曰煉氣,五曰煉神,六曰煉虛。前二者,余常稱之為「性功」與聖功,而其學則恒稱為心學與聖學。中二者,余常稱之為「命功」,而其學則恒稱為「命學」或「壽命學」。道家講煉心煉性,除儒禪兩家心性道德修養工夫全可包涵用到外,尤注重於「心靈光」與「性靈光」之煉養,「心靈能」與「性靈能」之孕育。
凡物皆有能,凡物皆有光。由能生力,由力生電,由電生光,由光生神。心有心光,性有性光,二者實為整個「生命能」與「生命光」之根源。由「生命光學」尤其是「人體光學」之科學證明,光之放射技大最遠之處在於頭腦,且成圓形。故無論中外古今,凡神之頭部均有圓形光圈,即所謂「神光」者,實非虛構或迷信。盡人皆有,不稍欠缺;修則得之,捨則失之。神光大者,彌綸天地,而充乎宇宙,故「神」能無所不在,即此也。物質不滅,能力不滅,精神不滅,靈魂不滅。修道而可長生久視,其理即在此「靈光不滅」之道法基礎上。後二者余常稱之為「神功」。凡神化邊事,及道佛兩家所講究的神通變化等概屬之。
3. 性命雙修之六大訣法
所謂六大訣法者,一曰「煉心入聖」,二曰「煉性入道」。此二步工夫為「超凡入聖」邊事,亦即「聖功」,作仙作佛作聖人,全以此為基礎。人之所以龍無限靈明,無限偉大,而可上與天齊者,全在心性二者之修煉上。儒家講正心盡性,佛家講明心見性,全不如此煉字下得精。心靈學、性靈學、心理學、性理學、道德學等,均屬於此二者範圈。 三曰「慷精化氣」,四曰「煉氣化神」。此二步工法為「長生久視」邊事,亦即「命功」。精氣神為生命之三寶,亦可以說為生命之三大元素。
三者旺則生,三者衰 則病,三者枯則老,三者竭則死。故養生之道,貴保精保氣保神,補精補氣補神,全精全氣全神。三者又以精為根本,精足則氣足,氣足則神足,精不足則氣不足,氣不足則神不足。俗話說:「油盡燈桔,精竭人亡。」又有所謂「添油工夫」,「省油工夫」,「不漏油工夫」,均即指此也。
故丹家秘傳有「三元訣」,俗稱「三補訣」, 千古來難得真指。道門中所謂「返老還童」者,即在補足其已漏之體,使老年仍能保持其童真體,當然自能老而如孺子如嬰見矣。 五曰「煉神還虛」,六曰「煉虛合道」。此為「超聖入神」「超神入化」邊事。亦稱「神功」,即所謂神化工夫也。到此境界,自可「與道合真」,「與化為體」,而 「復歸於無極」矣。修「神功」,亦須與第一、二兩步工夫中之「靈光修煉」,同參互究,雙修並煉也。
七、總論道家修養之最高境界
人生之境界,在於人之自我創造,創造之目的,在求完成其人生,循一定之軌範,求得自我之正確修養,精進不已,自能達到人生修養之最高境界。夫養生之道,儒釋道三家雖各有其法門,然共同之目的,不外要人「真實本分做人」,教人如何「完成其完美人生」為要旨。故三家之學,首重人生修養,亦各有其人生修養之最高境界。其中尤以道家之於養生更為精擘,期人人皆能由超凡入聖後,再進而能超聖入神,復進而能超神入化,與化為體,與道合一!將人類導入最高境界。情乎芸芸眾生,什九泊投於凡俗境界與功利境界中,不能解脫超越,良可慨也! 功利境界,亦可稱之為凡夫境界。凡況溺於富貴功名,與物質境界中不能超凡脫俗者,皆凡夫也。 能用存養省察正心養性及克已歸仁功夫,力自修養以向上者,即可由凡夫而為君子為賢人,上而超凡入聖。修養之道,在能去人欲存天理,去人心存道心,以超脫凡夫境界。(帝王卿相英雄豪傑等事功境界中人,亦皆在凡夫與君子賢人境界中)人類大都為物塵所蔽,為名利所陷,生於斯,死於斯,代代相傳,愈陷愈深,靈明盡喪,幾雖有人迷途知返,能毅然超脫功利境界者,深可嘆也!
進而入於道德境界。主在能解脫功利境界、物質境界之束縛,盡心盡性、立德養氣以修道,使氣質變化,超世獨立,動心起念,不墮凡俗觀念中,保其本性靈根(即聖人種子),全其天真,即是聖人。人皆有聖性,返樸還真,以存其本來赤子之心與聖性,擴而充之,上登聖境,即入於聖人境界。聖人境界之極,則天地與我為體,萬物與我為一,此亦即天人合一境界。(在儒家亦談天人合一,但無天人合一之修煉法。)至此則可稱為天地境界中人。 再進而入於神人境界。
此即超道德境界與超聖人境界,丹道派則稱之為真入境界。於超凡入聖後,繼續自聖人起修,向上邁進一步,而至於超聖入神,以期神化登真。此一段工夫,除變化氣質之外,尚須變化心性,其著手處,宜使人心與天心合一,人性與天性同流,全其真我之本性之真。在道家不 但主張盡人皆可成聖人,且進而力主盡人皆可成神人。蓋人人本具神性,存之養之,保之充之,煉之化之,脫其後天,返其先天,人自成神。人與神合,無人無我,無物無相,無念無意,此人神合一境界,亦可稱之為超天地境界。在此境界中,須超思想,超知見,超信仰,超是非善惡,超壽夭生死。
宗教家之神的境界,如佛陀境界,上帝境界,莫不可歸入此一境界中。 最上一乘則為造化境界,亦即超神入化境界。老子所言之「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之自然境界即指此。道家丹道法,於超聖入神後,尚有超神入化一步工夫。在丹家由煉精化氣,煉氣化神,修至出神境界後,尚須修煉神還虛,煉虛合道工夫,粉粹虛空,與化為徒,亦即上與造物者為徒之謂。至此境界,即能變化形骸,變化萬有,變化天地:無時空,無相對,無絕對,無形相,無分別,無差等,無聖亦無神;渾而為一,冥一入無,無無亦無,全無所立,至此便可人與道合,因稱之為「人道合一」境界。
道家認為道乃先地生,先天地存。道生天、生地、生人、生萬物,彌綸宇宙,生化宇宙,運行宇宙,樞紐宇宙之絕對本體。此即道家所謂「先天境界」!并由於人與道合,遂產生無限生機,無限妙用,與天地同其博大,與日月同其高明,與造化同其神通,與宇宙同其悠久。生生不息,永恆不滅,不有而有,不成而成,不空而空,不化而化,無生而長生,無死而不死。宇宙乃一大化爐,天地亦一大化境,無時不化!無時不生,無地不生。修我之生化,以應宇宙天地之生化;本宇宙天地之生化,以養我之生化,則宇宙天地生生不息,而我亦自生生不息矣;宇宙天地不滅,而我亦自不滅矣,我與宇宙天地化而為一故也。
在此境界中人,亦可稱為是宇宙境界中人。 尤有進者,道家欲上入於宇宙境界,必先由忘我讀界中,進而至於無我境界,便自然即能物我同冥,而我與物合,此即物我合一,我與天地萬物為一體的境界。在此境界中,渾渾沌沌,不識不知,全祇是一氣流行之一團氣天,亦無從分別何者為物,何者為我矣。在一團氣天中,時至神知,忽爾轟然一聲,透體通明,天地生光,六神和合,四大皆空,而我與「天」合,我與「神」通,我與宇宙精神共往來矣!此間是「天人合一」境界、及神人交通之「神人合一」境界以上之可「宇宙境界」。
在此境界中,理無其理,氣無其氣,理氣俱泯,純是一團性天。性光普照,歷歷在目,前知後知,了然一切。 亦無從契得何者為天?何者為人?何者為我?何者為神?天無其天,人無其人,我無其我,神無其神,境無其境,界無其界。
且也,一壽夭,同生死;生無其生則自生無其死。杜其死機,則純是一片化機與一片生機,化化不已,生生不已,則自能長生不死矣。 長生不死者,非形體不死也,其神不死,其化機與生機不死也。天地之大德曰生,神人之大德曰化。天地生生不息,一其生也出於無極,而入於無極;神人化化不已,其化也,亦出於無極,而入於無極。此即道家人生修養之最高境界也。
按 加入『國際道家粉絲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