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學與帝王之學
第一屆國學與經營管理國際學術研討會發起人
國際道家學術總會總會長 李亨利博士 /王建凱碩士
《第一屆國學與經營管理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國際道家學術總會 總會長 發表論文演講 精彩生動 圖文並茂
壹、緒論
「易學」之精微博大,經緯天地,乃中華文化之本源與樞紐。在經過伏羲氏、炎帝神農氏、黃帝軒轅氏、唐堯、虞舜、夏禹、商湯、周文王、周公旦、孔子、程頤以及朱熹等先聖先賢的傳承及演化之後,儼然已在中華文化之中佔有非常重要的領導地位。
而「國學」研究的主軸,可貴之處在於不偏不倚的把所謂的「中學」與「西學」各自的長處及優點發揮出來。如何將「中學」的體與「西學」的用,巧妙的融合,而能體用並濟的應用在經營管理之中,是我們「國學」研究者的重要課題。
儘管如此,隨著時代的演變與進步,許多古書的規範及標準已不符合現代社會的需求,因此,我們在研究「國學」與「易學」的同時,要秉持著「古書今用,死書活用」[6]的理念。以「尊古而不迷古,崇古而不泥古」[8]的原則,一方面學習古人古書留下來的珍貴智慧,一方面不拘泥於過時的規範,並應用在現代企業經營管理之中。
「易學」在本文的定義包含了 (1) 天地自然之易,(2) 伏羲之易,(3) 文王周公之易,(4) 孔子之易,(5) 諸子百家之易。[1]而不僅僅是把「易學」的學術侷限在《周易》一書當中。
然而,「易學」的內容不僅包含天文、地理以及人事;舉凡「政治」、「教育」、「軍事」、「經濟」、「法律」、「外交」等重要的治國之道,全都明白的闡述在其中。因此,「易學」乃是中國歷代帝王的一門必修課程,其影響力橫亙古今中外。所以我們可以說「易學乃帝王之學」。
時至廿一世紀的今日,「易學」仍在國際舞台上持續發光、發熱。而如何將「易學」應用在經營管理的實務之上,也成了一門顯學。
從「易學」四德的周期學說、八卦組成的哲學原理、六爻階層的變化架構到六十四卦的哲理意義,經營管理的概念與思想無所不在。而鮮為人知的是,六十四卦之間的互相關聯性與排列組合所暗藏的玄機,更是有待我們好好思索玩味的地方。
這種種的證據都告訴我們,「易學」不僅僅是帝王之學,「易學」更是經營管理者所必讀的寶典。而這些老祖宗所流傳下來的智慧,才是我們無窮無盡的寶藏阿!
貳、易學與帝王之源流探索
‧伏羲氏畫八卦,開啟中華文化
《周易》〈繫辭下傳〉云:「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作結繩而為網罟,以佃以漁,蓋取諸離。包羲氏沒,神農氏作,斲木為耜,揉木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蓋取諸益。日中為市,致天下之貨,交易而退,各得其所,蓋取諸噬嗑。神農氏沒,黃帝、堯、舜氏作。」[1]
由此可見,易學的起源可以追溯至距今(西元2012年)約六千四百多年之前;當時的太昊伏羲氏觀察天文、地理、飛禽、走獸、山嶽、河海以及各種宇宙間的自然現象,歸納出了八種宇宙間的自然元素並且以「八卦」表示之,自此啟始了中華民族文化之開端。[2]
而易學在經過伏羲氏、炎帝神農氏、黃帝軒轅氏、唐堯、虞舜、夏禹、商湯、周文王、周公旦以及孔子等先聖先賢的傳承及演化之後,儼然已在中華文化之中佔有不可撼動的重要地位,而我們才能夠藉由研究易學來學習諸聖賢所留下的寶貴智慧並藉此一窺宇宙自然之奧秘。

‧夏禹《連山》,商湯《歸藏》,承襲先天易學
《周禮‧春官》說:「太卜掌三易之法,一曰連山,二曰歸藏,三曰周易。其經卦皆八,其別皆六十有四。」
因此,我們得知周朝職掌卜筮之「太卜」官需通曉「三易」之法。漢朝著名的經學家鄭玄亦在《易贊》中提到:「夏曰連山,殷曰歸藏。」
事實上,《連山》乃夏禹在位之時為了治理洪水而在中國各地上山下海所彙集的綜合知識所著之書;而《歸藏》乃商湯綜合其於商場縱橫之經營管理的經驗總結而編寫之書。自伏羲氏創立八卦之後至《歸藏》之前,統稱為「先天易學」。
‧周文王父子合著〈易經〉
司馬遷《史記》曰:「文王拘而演周易」。
《周易》的形成乃源自於周文王當年在被囚禁於羑里時,欲將自己的治國理念行諸文字,留給後世做為參考;但是深怕紂王加罪於身,因此把他一生的智慧融入六十四卦之卦名及卦辭中,雜以吉凶悔吝之詞,讓旁人以為《周易》不過是本卜筮之書,卻得以留待後世有智慧的子子孫孫解開周文王隱喻之意義。[3]
然而,周文王之子周公承襲了周文王的理念,博采遺言,詳陳論議,再為三百八十四爻撰寫了爻辭,而成了現今之〈易經〉經文。[3]
‧「三易」為治國抉擇時的最高典範
所以夏朝的《連山》、商朝的《歸藏》以及周朝的《周易》乃中國古代帝王在下達重大決策及政令時的重要參考依據。當帝王遇到國家大事或猶豫不決之事時,會經由職掌卜筮之官,在商朝透過龜甲、牛骨,在周朝則透過蓍草等工具來為該事情做占卜,並為執行決議時之參考依據。每次占卜之結果及資料均做好分類及收藏,而再從如此龐大的資料庫中去做分類整理並加以系統化,進而形成「三易」之雛形。
國際道家學術總會官網
國際道家學術總會粉絲專頁
國際道家學術總會總會長李亨利博士微信號: Li5168899
‧《周易》為歷代帝王必讀之書
歷代帝王為了能夠治理好國家,無不徹底研讀「易學」。如在清康熙年間,康熙皇帝為了能夠更瞭解《周易》這本書的含義,下令大臣李光地整理程頤及朱熹的著作和思想,並且將其寫成《周易折中》一書,並編入《欽定四庫全書》之中。由此可知,「易學」不僅僅為王官之學、史官之學以及卜筮之學,更是帝王必讀之經典。只可惜《連山》及《歸藏》早已失傳,幸而《周易》仍能流傳至今,讓我們能得見古聖先賢所留下的珍貴智慧遺產。
如今的《周易》包含了〈易經〉與〈易傳〉,而後更有注、釋、疏、集注、集釋等後人附加的註解,可見《周易》對後世的影響之大。而自《周易》成書以後,統稱為「後天易學」。
‧「易學」並非《周易》
本論文所討論之「易學」範疇是泛指《周易》成書之前以及成書之後所有研究「易」的學術。
宋‧程頤在其《周易程傳‧易序》中曰:「至哉易乎,其道至大而无不包,、其用至神而无不存。時固未始有一,而卦未始有定象。事固未始有竆,而爻亦未始有定位。以一時而索卦,則拘於无變,非易也。以一事而明爻,則窒而不通,非易也。知所謂卦爻彖象之義,而不知有卦爻彖象之用,亦非易也。故得之於精神之運,心術之動,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凶,然後可以謂之知易也。」[1]
宋‧朱熹在其《周易本義‧圖說》中曰:「右易之圖九,有天地自然之易,有伏羲之易,有文王、周公之易,有孔子之易。自伏羲以上皆无文字,只有圖畫,最宜深玩。可見作易本原精微之意。文王以下方有文字,卽今之周易。然讀者亦宜各就本文消息,不可便以孔子之說為文王之說也。」[1]
由此可知,我們不可將「易學」的學術侷限在《周易》一書當中。
―― 易學是帝王之學 ――
經過以上的解釋,我們可以知道易學是帝王之學。其原因有三:
一、歷代帝王無不學「易」:
《周易》〈繫辭下傳〉云:「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也,……,包羲氏沒,神農氏作,……。神農氏沒,黃帝、堯、舜氏作。」[1]
從包犧氏開始,繼之以神農氏、黃帝、堯、舜、禹、湯、周文王,都不僅熟知「易學」,更都為「易學」作了承先啟後的作用,各自為「易學」作出了卓越的貢獻。而自周文王以上,皆為中國歷史上賢明的帝王。由此可見歷代帝王對於「易學」是相當重視的一門學問。
二、歷代帝王之年號皆取自「易學」:
翻開中華民族近五千年的歷史來看,「易學」的影響力處處可見;從中國帝王使用的年號來看:
漢武帝劉徹使用的〔建元〕、〔元鼎〕、〔元封〕;漢宣帝劉詢的〔元康〕;晉武帝的〔咸寧〕;唐太宗李世明的〔貞觀〕;唐高宗李治的〔乾封〕、〔咸亨〕、〔上元〕;唐玄宗的〔開元〕;宋太祖趙匡胤的〔乾德〕;宋仁宗趙禎的〔寶元〕;元世祖忽必烈的〔至元〕;元成宗鐵穆耳的〔元貞〕;明世宗朱厚熜的〔嘉靖〕;清高宗的〔乾隆〕以及清文宗的〔咸豐〕等等,所用年號之字皆出自於「易學」。
由此,我們更可以清楚的明白歷代帝王莫不希望自己能夠帶領國家走向「易學」所闡述的境界,並且將此期望反映在所使用的年號之中。
三、歷代帝王皆將國家建築物以「易學」之名詞取名:
在中國的重要建築之上,更是處處可見「易學」刻鑿的痕跡;如位於北京的紫禁城中處處能夠見到歷代帝王對於「易學」的崇仰,「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承乾宮」、「咸福宮」、「保和殿」及「太和殿」等建築物之名稱,皆出自「易學」。[4]
清‧乾隆皇帝在「交泰殿」留下的對聯:「恒久咸和迓天休而滋至,關睢麟趾主王化之始基。」就是出自於《周易》下經的「咸」、「恆」兩卦;清‧乾隆皇帝在「中和殿」留下的對聯:「時乘六龍以御天所其无逸,用敷五福而錫極彰厥有常。」則是出自《周易》的〈乾‧文言〉。「坤寧宮」東暖閣上懸掛的匾額「位正坤元」即是出自《周易》的「坤」卦。[4]
而清末著名的建築「頤和園」,其名亦出自於「易學」。種種的證據都反映出了一個相同的事實:「易學」不僅為中國歷代帝王領導統御之寶典,更是他們經營管理之聖經。而繼承中華文化傳統的我們,更應該將「國學」之起源——易學——應用在現代經營管理學之上,進一步將「國學」加以發揚光大。
參、易學哲理於經營管理學應用之概述
「經營」的定義含有籌劃、謀劃、計劃、規劃、組織、治理、管理等含義。經營和管理相比,經營偏重於指動態性謀劃發展的內涵,而管理偏重於指使其正常合理地運轉。而經營者根據企業的資源狀況和所處的市場競爭環境對企業長期發展進行戰略性規劃和部署、制定企業的遠景目標和方針的戰略層次活動。必須解決的是企業的發展方向、發展戰略問題,具有全局性和長遠性。[8]
「管理」一詞可被定義為領導和管理所有組織;透過組織、調度和運用各種人力、財務、原料、實體、知識、資產或其它無形資源的活動,以有效率且有效用的方式達成組織目標。[5]管理哲學,貴在實踐,從實際施行中去體會,調整和配合,但是,實踐要以知識為基礎。[6]管理是指組織中的管理者,通過實施計劃、組織、領導和控制等職能來協調他人的活動,使別人同自己一起實現既定目標的活動過程。[7]
「易學」中對於形而上的哲學經營之道以及形而下的科學管理之道更是有如下明白的闡釋:
《周易》〈繫辭上傳〉云:「是故,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化而裁之謂之變﹔推而行之謂之通﹔舉而錯之天下之民,謂之事業。」
以下將經營與管理的對照以表格呈現:[6][8]
|
經營 (Stratagem)
|
管理 (Management)
|
特質[6]
|
形而上的哲學管理
|
形而下的科學管理
|
管理模式[8]
|
隱性管理 (Implicit manage)
|
顯性管理(Dominant manage)
|
古代國家職位比較
|
帝王 (Emperor)
|
宰相 (Prime Minister)
|
國家職位比較
|
總統 (President)
|
行政院長 (Premier)
|
企業職位比較
|
總裁 (President)
|
董事長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
公司職位比較
|
董事長 (CEO)
|
總經理 (General Manager)
|
領導層面
|
產業趨勢 (Trend)
|
企業營運 (Operation)
|
領導作用[6]
|
著眼現在, 預言未來
|
了解過去, 掌握現在
|
以下本論文所談論之「管理」一詞皆包含「經營」與「管理」。
一、易學四德於經營管理學上之應用
1. 「元、亨、利、貞」之四德週期:
「元、亨、利、貞」被稱為易學四德。
‧孔子以為四德乃人修身之本
《周易》〈乾‧文言〉:「元者善之長也,亨者嘉之會也,利者義之和也,貞者事之幹也。君子體仁足以長人,嘉會足以合禮,利物足以和義,貞固足以幹事。」
孔子對於「元、亨、利、貞」賦予了君子修身的個人管理觀念,並以「仁、禮、義、智」作為其相對應的德性。
‧子夏以為四德乃天地自然的週期

「元、亨、利、貞」更代表著自然的週期循環之理。
《子夏傳》云:「元,始也;亨,通也;利,和也;貞,正也。言此卦之德,有純陽之性,自然能以陽氣始生萬物,而得元始、亨通;能使物性和諧,各有其利;又能使物堅固貞正而終。」[1]
朱熹更解釋:「始,即元也;終,謂貞也。不終則无始,不貞則无以為元也。」[1]
四季變遷、四時更迭、月圓月缺及潮汐變化等皆遵循週期變化之道,天道都不敢違背此自然循環之理,更何況是國家及企業的興衰。
‧四德乃歷代王朝盛衰之理,企業亦然
我們也可以簡單的把國家與企業的四德週期簡單對應成「創始、盛世、衰敗、滅亡」,能夠記取教訓,了解四德週期之意義,才能夠再創國家與企業的新高峰。
禹開啟了中華民族歷史上第一個王朝「夏朝」,繼位的啟也很賢能,但是到了啟的兒子太康執政時,卻整天遊玩打獵,不顧民事。因此,太康被有窮國君主后羿給趕走了,之後后羿的臣子寒浞又對后羿發動政變,自立為王,夏朝也漸漸變的民不聊生。太康的孫子少康記取了祖父及父親的教訓,從「有田一成,有眾一旅」開始整軍經武,安撫百姓,最終能夠光復夏朝,並開始了夏朝的鼎盛時期,這便是史上著名的「少康中興」。
韓國三星集團的李健熙會長在1988年的時候就開啟了三星集團的「二次創業」,他不僅預見了企業發展的危機,並且提出三星「新經營」運動,以此敦促員工求新求變,捨棄了以「數量」為中心的經營思想,而改成以「質量」為中心的經營思想。經由這樣的改革活動,奠定了三星企業邁向國際一流企業的良好基礎,不但使得三星企業躍居全球電子業的領導角色,也讓自己成為了南韓的第一首富。
2. 「吉、吝、凶、悔」之四德週期:

易學四德的道理由此可見一斑,若應用於人事、產業、產品之週期,可將「悔、吉、吝、凶」對應為「創新、盛產、減產、停產」,要再度經過「改革」的階段,才能夠再回到盛產的「吉」的階段。我們可簡單的以現代科技巨人蘋果(Apple)電腦的發展作為一例。
蘋果電腦的創辦人史帝夫‧賈伯斯(Steve Jobs)與史帝夫‧渥茲尼克(Steve Wozniak)從車庫中做出了蘋果電腦的原型,並且以麥金塔電腦(Apple Macintosh)的推出,鞏固了蘋果電腦的地位。在到達了「吉」的階段之後,蘋果電腦卻從此開始進入了「吝」的階段。[9]
賈伯斯與執行長的不合導致前者離開蘋果,而蘋果電腦市佔率從20%直線下滑到5%,公司面臨前所未有的危機,沒有投資人對蘋果電腦有信心,此時為「凶」。就在此時,賈伯斯被請回蘋果電腦接掌執行長來挽救整個危機,他臨危授命,廢棄了無用的作業系統,拋棄了賠錢的專利權合約,公司上下做了一番整合,而將公司營運循環至「悔」的階段。
終於,蘋果電腦在之後推出了一系列非常成功的產品如:iMac, iPod, iPhone及iPad等,讓整間公司重回最有品牌價值企業以及最優秀企業之林,讓公司又回到了「吉」的現況,賈伯斯也因此被稱為21世紀最具影響力的人物之一。
儘管如此,易學四德卻不是要我們消極的接受「凶」與「吝」的到來,反而是提醒經營者在「吉」的時候需要如履薄冰、兢兢業業的將陋習及缺失防微杜漸,並且在「凶」的時候不要懷憂喪志、放棄希望,要更積極努力的朝目標邁進。
3. 「窮、變、通、久」之四德週期:
《周易》〈繫辭‧下傳〉曰:「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是以自天祐之吉,无不利。」

由此可知,從易學四德衍申而出的「通、久、窮、變」乃是我們經營管理者必知之道理。半導體龍頭英特爾(Intel)的創辦人之一,安德魯‧葛洛夫(Andrew Grove)在帶領英特爾的歷史中,留下了良好的典範。英特爾在創建初期是以電腦記憶體起家,由於擁有關鍵的技術,讓英特爾在半導體產業中佔了一席之地;然而,葛洛夫在八零年代看到了微處理器的前景以及公司改變的契機,便大膽而冒險的進行公司重要的企業轉型。然而,是當初這個決定,讓英特爾成為主導電腦產業的龍頭。
儘管如此,在葛洛夫擔任執行長的期間,還轉移了一個潛在的危機。當時的奔騰處理器上面發現了一個微小的瑕疵,一個可能只有數學家才能發現的微小技術問題,不過葛洛夫果斷的召回所有的奔騰處理器,花費了四億七千五百萬美元的代價承擔起這個責任,而換來消費者的信任以及維持品牌的價值。[9]
從以上的事件中,我們可以瞭解到,葛洛夫在公司賺錢「通、久」的時期並不自滿,反而勇敢的在有前景的技術上發展,透過「變」來達到企業轉型的目的,進而達成下一次公司組織再起的「通、久」時期。更在可能遭遇到「凶」的公司信用危機之上,透過自我反省的「悔」來拯救公司的品牌價值,藉此確立了英特爾無可撼動的地位。
二、易學四義於經營管理學上之應用
漢‧鄭玄《易緯‧乾鑿度》云:「易一名而含三義:易簡一也;變易二也;不易三也。」
並在之後談到:「陰陽是為交易,陰交于陽,陽交于陰,周圓反復。」
由此可知,易有簡易、變易、不易、交易四大意義。
1. 「簡易」之管理方法
《周易》〈繫辭上傳〉云:「乾以易知,坤以簡能。易則易知,簡則易從。」
簡單的政策與法令才使民眾容易遵守。在《史記•漢高祖本紀》中記載了漢高祖劉邦攻下咸陽之後,與老百姓約法三章:「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由於政令簡易明瞭,廢除了秦朝嚴苛且繁複的法律,完全掌握了「易學」裡頭「簡易」管理的要領,漢高祖劉邦就因此得到老百姓的愛戴,也因此開啟了大漢王朝之路。往後,也成了後世帝王以及管理者的施政及管理的目標。
公司的治理也應以易知、易從的角度出發,使得員工容易遵從,股東願意投資,企業才能夠茂盛興隆。曾被《財星》雜誌稱為「廿世紀最佳經理人」的前奇異(GE)執行長傑克‧威爾許 (Jack Welch)就是一個經典的例子。威爾許在擔任執行長之後,首先改變了臃腫的官僚管理體制,使公司組織扁平化,員工更簡單的能夠傳達意見並獲得授權。[9]
更為人所知的是,他把在市場上不是第一或第二的事業體整頓、出售或關閉,讓公司組織精簡化,更專注於有價值的市場之上,大大的提升了公司的效率及獲利。威爾許充分發揮了「簡易」的智慧,並瞭解到簡化與專注才能夠有效率的執行,若分心或複雜化將分散企業的資源及力量,唯有專注核心本業,企業才能長久。
2. 「變易」之成長動力
《周易》〈繫辭下傳〉云:「易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
晝夜更替、寒暑之更換、星球的自轉與公轉以及宇宙的膨脹,自然界的一切都是不停的在變動著的,更何況是在這地球上的人、事、物。也正猶如「易學」所指「變易」的概念,國家或是企業領導者才能夠帶領著國家或企業在危機中看到轉機,訂出經營國家或企業的大方針,進而使國家和企業不停的成長茁壯。
早在周朝末年戰國時期,秦孝公即位之後決心勵精圖治,於是便廣納賢才,他任用了商鞅在秦國實行變法,商鞅在位期間,秦國大治,不僅路不拾遺,山無盜賊,並讓秦國迅速崛起至戰國霸主之地位,奠定了秦始皇日後一統天下的穩定基礎,史稱「商鞅變法」,乃「變易」理念發揮之實例之一。
另外,在美國歷史上稱為「船王」的柯尼利爾斯‧范德比特(Cornelius Vanderbilt)的商業策略即是一個深刻的印證。在一八一八年,范德比特已經靠著帆船運輸生意賺了許多錢,然而,當蒸汽機船出現之後,他絲毫沒有留戀落後的帆船生意而將手上的船全部賣掉。他立即開始了他的蒸汽機船的運輸業務,發展至擁有一百多艘蒸汽機船的船隊,從此開啟了他「船王」的名號。[9]
充份理解「變易」所帶來的影響,范德比特並不執著於經營航道運輸生意,到了一八六三年,他全力向鐵路運輸進軍。在他逝世之前,已經建立了軌道長度超過七百四十英里的鐵路帝國,以及當時世界上最大的火車站—紐約中央火車站。他的一生的商業策略無疑的為易學中「變易」的概念下了一個最好的註解。
3. 「不易」之反璞歸真
《易緯‧乾鑿度》說:「易者,其德也;變易者,其氣也;不易者,其位也。」
日出日落、潮汐漲退及年節之循環等事理皆有其可預測性存在,而如此從不停歇、可以預測之事理,其實也包含在「易學」所指「不易」的觀念之上。景氣循環乃企業主所關切的重大議題,我們需瞭解到,景氣循環乃「不易」之事理,並且能夠進而在產業景氣快要變差時做好應付景氣寒冬的準備,而在景氣的春燕來臨之前,做好企業開創下一個新局的計畫。
被稱為「股神」的華倫‧巴菲特在管理資產方面就是緊扣著「變易」與「不易」的精神,他所提出的「雪球」理論給企業投資管理以及財務管理一個很好的參考。巴菲特認為「不熟的投資不要做,投機的生意不要做,投資標的不隨便變動進出」,而只要專注在「買什麼標的?」「多少價格買?」,選對進場時機,就可以獲得豐厚的利潤。不僅掌握到景氣循環的「不易」之理,並且徹底了解到變與不變的藝術,進而讓追隨他的股東獲得相當良好的收益。[10]
4. 「交易」之同理思考
《周易》〈繫辭上傳〉云:「一陰一陽之謂道」,又云「生生之謂易」。
四季的變換、晝夜的更迭乃基於陰陽氣之消長變化而已,地球甚至於宇宙如此龐大的生態體系,也不過遵循著如此簡單的陰陽「交易」之理。人類之所以是群居的動物,乃由於生活中所需之事物無法一一獨力完成,因此「易學」的「交易」之理便是帶領人類走出原始生活,跨入進步社會的重要觀念。此處觀念將於第七章再加以詳論。
而在經營管理上「交易」哲學的重要性,不僅僅是在於溝通協調的「同理心」思考之上,更在於管理階層領導統御的方法之上。人性都是希望被尊重以及被信任的,假如管理階層無法得到基層員工的支持與信任,那麼公司在推動業務發展之上,必定會事倍而功半,要是管理者能夠把員工的需求放在心裡,讓員工有被尊重與重視的感覺,工作起來效率一定更好,對於公司更有向心力,進而能夠達成企業成長的目標。
國際道家學術總會官網
國際道家學術總會粉絲專頁
國際道家學術總會總會長李亨利博士微信號: Li5168899
三、易學四要於經營管理學術上之應用
「象、數、理、氣」乃「易學」之四要,其中「象」乃是眼睛所見之一切事物,「數」乃是指「易學」當中對於數術的應用理論,「理」講的是「易理」的推論及衍伸,「氣」說的是天時流行變化所造成的影響。易學四要在經營管理學上之應用十分廣泛,但礙於篇幅有限,本文僅就應用上加以概述。
(一)太極統一管理學:
《周易》〈繫辭上傳〉云:「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由此可知太極乃是宇宙之源,造化之樞,無始無終,至大至小。
《朱子語類》云:「人人有一太極,物物有一太極。」
所以我們明白:宇宙是一太極,國家是一太極,企業是一太極,部門是一太極,個人亦為一太極。領導統御的第一步就是要先鞏固領導中心,經營管理的方向不可以多頭馬車,會讓企業政策搖擺不定,公司員工無所適從。如此一來,儘管是再好的策略與制度,都無法讓效果彰顯,而出現事倍而功半的現象。
從太極的觀念來印證 在企業管理中,我們就必須了解中道、和諧與圓融之重要性。所謂和氣生財,企業或組織的主管,若以達致最大利潤作為經營的唯一準則,就會忽略了人類自始所需求的自尊感和價值觀。所以在太極社會裡,在處理事務過程中,應該顯示出,有開始,也有結束的現象。當管理部屬時,必要認清,任何一個人是一太極,所以管理員工要因人而異,若能始終維持他們被管者的自尊,使其本身太極完整,使組織充滿和氣,將會形成完滿的企業太極和社會太極。
(二)兩儀矛盾管理學:
《老子道德經》云:「萬物負陰而抱陽,冲氣以為和。」
兩儀乃宇宙一元之兩面,我們明白凡事皆有一體的兩面:晝夜、寒暑、陰陽、善惡、動靜、虛實、有無等矛盾對立的兩方。而如何管理矛盾與衝突就成了經營管理者必修的一門課,適當的矛盾與衝突能夠為組織帶來活力,並且能夠促進新觀念的產生;相反的,假如組織裡頭完全沒有矛盾與衝突,組織容易變成靜止的、冷漠的,到最後會變成一灘死水。
這也就正是所謂「衝突管理學」的精髓所在。在上位者,當屬下出現衝突的時候,需要適時的介入衝突,解決衝突,讓組織得以避免因為內鬥紛爭產生不必要的內耗。[8]然而,更高段的經營者,事實上會利用製造衝突的方式,讓屬下彼此競爭,互相較勁,不僅激盪出許多耀眼的火花,更達到提升組織效率及績效的目的。
毛澤東所著的《矛盾論》裡也提到:「事物矛盾的法則,即對立統一的法則,是自然和社會的根本法則。」[11]
毛澤東的矛盾統一論即為他治理國家上的重要法則,也因此成就了他卓越領導人的特質,而被《時代》雜誌評為「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人物」之一。這個理論也與「易學」裡的「兩儀矛盾管理學」不謀而合。
《周易》〈繫辭上傳〉云:「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清朝的康熙皇帝就很擅長於矛盾管理,他對於大臣索額圖與明珠兩派的黨派對立,以平衡之術相互牽制,不僅平衡了矛盾也藉由賞罰分明的制度來使得朝政更加穩定,康熙更曾說過一句名言:「作臣子的不鬥,我怎麼做皇上呢?」所以,對於經營者在管理組織方面,適度的運用矛盾與衝突有時是可以加分的方法。[8]
(三)三才位階管理學:
《周易》〈說卦傳〉云:「昔者聖人之作易也,將以順天性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陰曰陽;立地之道,曰柔曰剛;立人之道,曰仁曰義。兼三才而兩之,故易六爻而成卦。」
易經以六爻當天人地三才,初二在下居地位,三四居人位,五上居天位,應用在管理階層之上則可粗分為經營、管理、執行之天人地爻位。
三才示意圖
|
三才名
|
責任分屬
|
人事階級
|
企業階層
|
生產要素
|
三才之道
|

|
天
|
經營
|
決策者
|
董事會
|
資本
|
陰陽
|
人
|
管理
|
白領
|
管理團隊
|
人力
|
仁義
|
地
|
執行
|
藍領
|
各級員工
|
土地
|
柔剛
|
《周易》〈繫辭下傳〉云:「易之為書也,廣大悉備,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兩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
三才管理哲學應用亦可在經濟生產理論上,生產三要素理論是法國的經濟學家薩伊(Say‧Jean Baptiste)所提出的。薩伊認為,商品的效用,從而商品的價值,是由資本(天)、勞動(人)、土地(地)這三個要素協同創造的,是由這三個要素在創造效用中各自提供的「生產性服務」所決定的。[12]
在他看來,生產三要素既然都創造價值,從而是價值的源泉,則各個要素的所有者就應分別依據這些要素各自提供的生產性服務,取得各自的收入:勞動的所有者得到工資、資本的所有者得到利息、土地的所有者得到地租。所以我們知道,天、人、地這三個要素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經營管理者要能夠順應天時、掌握地利、應用人和才能夠讓企業有效的獲取利益、成長茁壯。
(四)四象融合管理學:
《周易》〈繫辭上傳〉云:「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
四象即為陽和陰兩符號配合起來的變化:老陽、少陰、少陽、老陰,四時四方的時空變化。從簡單的陰陽二分法,發展至陰中有陽,陽中有陰的四大區塊。
1. 時間管理的四象限法:
管理學上的時間“四象限”法是美國的管理學家提出的一個時間管理的理論,把工作按照重要和緊急兩個不同的程度進行了劃分,基本上可以分為四個“象限”來決定處理的順序:既緊急又重要、重要但不緊急、緊急但不重要、既不緊急也不重要,以陰中有陽、陽中有陰的四象變換法來做為執行工作的順序依據。[13]

首先要做的是既緊急又重要的工作,接著是重要但不緊急的工作,再到緊急但不重要的事情,最後才是既不緊急也不重要的。這種「四象時間管理法」在產業界被廣泛的推行及運用,更被許多跨國企業訂為經理人必修課程。
2. 行銷學的4Ps理論:
另一個應用四象管理學原理的例子是行銷學的4Ps理論,在20世紀60年代,尼爾‧博登(Neil Borden)認為企業要對行銷要素進行有效的組合,來滿足市場需求,得取最大利潤。傑羅姆‧麥卡錫(McCarthy)於1960年在其《基礎行銷》(Basic Marketing)一書中將這些要素一般地概括為4類:產品(Product)、價格(Price)、通路(Place)、促銷(Promotion),即著名的4Ps理論。[14]
3. 行銷學的4Cs理論:
1990年,美國學者羅伯特·勞特朋(Robert Lauterborn)教授提出了與4Ps相對應的4Cs行銷理論,具體表現為產品向顧客(Consumer)轉變,價格向成本(Cost)轉變,通路向方便(Convenience)轉變,促銷向溝通(Communication)轉變。[15]
如此一來,同時以生產者與消費者的兩方面去思考,達到四象管理學中,陰中有陽,陽中有陰的思考邏輯,才能夠制定出有效的行銷策略。
(五)五行制化管理學:
《周易》〈繫辭上傳〉云:「天數五,地數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
河圖洛書之先後天兩種體用卦圖,五數都是在中央。先民記事傳達消息,初時以五個手指,後來以十個手指,五數成為有意義之數,通權達變之易數。而水火木金土五行之說,發出於三代以前,乃人類生活之要素。陳立夫說:「世界上萬物之活動,原有種種之基本動態,此動態可以用金木水火土為說明。」
經由五行分析管理學來得到企業體質與競爭優勢的資訊可從麥可‧波特(Michael Porter)的五力分析模型來得到印證,被稱為「競爭戰略之父」的麥可‧波特於80年代初提出五力分析模型,對企業戰略制定產生全球性的深遠影響。五力分別是: 供應商的議價能力、購買者的議價能力、潛在競爭者進入能力、替代品替代能力、以及最後一點,來自目前在同一行業的公司間的競爭。[16]一種可行戰略的提出首先應該包括確認並評價這五種力量,如下圖所示:

猶如人類生活必備的五行元素一般,經營管理者也必須經由分析五種競爭力的要素來了解企業目前所處的環境狀態,並且經由五行分析管理學來對於未來企業的走向做正確的判斷。
(六)六爻變革管理學:
易學六十四卦乃是從六爻的陰陽變化衍申而來,而六爻的變化原理也象徵著企業在做變革的時候每個階級的員工以及每個變革階段所對應的做法。《周易》〈繫辭下傳〉對於六爻變化的概略解釋是這麼說的:「其初難知,其上易知。」「二多譽,四多懼。」「三多凶,五多功。」
在此我們舉一個例證。六變革法(Six Change Approaches)是由世界領導與變革領域的權威,哈佛商學院終身教授約翰‧科特(John P. Kotter)和Schlesinger提出的,旨在預防、減少和弱化組織內部的變革阻力。[17]六變革法的內容以及對應六爻變化的情形如下圖所示:
|
六爻示意圖
|
六爻各位變化
|
企業變革六法
|
上爻
|

|
易知(太過)
|
談判和協商
|
五爻
|

|
多功
|
引導和支持
|
四爻
|

|
多懼
|
操控和合作
|
三爻
|

|
多凶
|
正面施壓
|
二爻
|

|
多譽
|
參與和融合
|
初爻
|

|
難知(不及)
|
教育和溝通
|
六劃重卦的六爻的時位,陰陽、居中、正應、親比、互變綜錯等。卦爻之發展都由內而外,由下而上的。我們就可以從這裡知道各個位階的變革要循序漸進,並且用適當的方法才能達成所期望的效果。
〈易經〉以六爻當天人地三才,初二在下居地位,三四居人位,五上居天位,高層、中層、基層各居天人地爻位,中層爻位屬「不三不四」有懼亦有凶。六爻與組織管理學我們將在第伍章中再加以深論。
(七)七星週期管理學:
《周易》〈復〉云:「反復其道,七日來復,利有攸往。」
在《周易》裡頭指出了「七」為事物的一個周期,並影響了後人對於周期的觀念至今。因此一周共有七天,家中有人仙逝,守孝七天或七七四十九天。北斗七星乃由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玉衡、開陽和瑤光所組成,而北斗七星的斗柄繞轉天空一周就表示又過了一年。
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 托馬斯·J·彼得斯(Thomas J.Peters)和小羅伯特·H·沃特曼(Robert H.Waterman),這兩位學者訪問了美國歷史悠久、最優秀傑出的模範公司及各行業中的翹楚。他們對這些企業進行了深入調查、討論,總結了這些成功企業的一些共同特點,寫出了7-S模型。[18]
7S模型指出了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必須全面地考慮各方面的情況,包括結構(Structure)、制度(Systems)、風格(Style)、員工(Staff)、技能(Skills)、戰略(Strategy)、共同價值觀(Shared Values)。在模型中,戰略、結構和制度被認為是企業成功的“硬體”,風格、人員、技能和共同價值觀被認為是企業成功經營的“軟體”。必須總體來看,才能夠真正判斷一個企業的體質好壞,以及了解到公司未來可能會面臨到的起伏、變化周期等大戰略方向。
(八)八卦分類管理學:
人類最初對於自然現象的描述便是以宇宙間八大元素代表:天、地、雷、風、水、火、山、澤,進而形成八卦即乾、坤、震、巽、坎、離、艮、兌。天下萬事萬物皆可以此八大元素做為分類及分析的法則,同樣的應用在經營管理的實務之上,也可以用八卦管理學的分析方法來決定企業的走向及策略。

管理學上的5W3H分析法,又稱“八何分析法”,就是進行顧客分析、市場需求分析,解決計劃編制的結構問題、方向問題、執行力問題的好工具。八何分析法的內容如下: 做事的目的(why)、工作任務(what)、組織分工(who)、工作切入點(where)、工作進程(when)、方法工具(how)、工作資源(how much)、工作結果(how do you feel)。將管理的工作分為八大項來區分,從頭到尾的流程與問題都包含在其中,吻合了八卦管理學的精髓所在。關於八卦各自之管理哲學將在第肆章中再深論。
(九)九宮競爭管理學:
《周易》〈繫辭上傳〉說:「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
朱熹在《周易本義》中說到洛書:「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為肩,六八為足,五居其中。」即為現今所稱的九宮圖。

九宮圖流傳至今的應用相當廣泛,在創新管理的思考方法之上,最為人所知的即是九宮圖分析法。九宮圖分析法是創新管理的一套有效思考方式,利用如下圖所示之九宮圖,將主題寫在中央,然後把由主題所引發的各種想法或聯想寫在其餘優點乃由事物之核心出發,向八個方向去思考,發揮八種不同的創見。依循此思維方式加以發揮並擴散其思考範圍。[19]
洛書九宮圖所講究的是九宮中之數,其中三條橫線,三條直線,兩條對角線,相加都是十五。可知治國、經營管理企業在對稱、平衡、變化與和諧上的重要性。
另外,在分析企業競爭力常用的九力分析模型也是一例。具體而言,屬於企業外部屬性的競爭力包括“品牌力”(Power Of Brand),“研發力”(Power Of Researching),“行銷力”(Powor Of Marketing)、“製造力”(Power Of Producing)和“產品力”(Power Of Product)。此五力歸類於動態的外在競爭力,所對應的是企業競爭力的外部屬性。而屬於企業內部屬性的競爭力包括“資源力”(Power Of Sources)、“決策力”(Power Of Decision-Making),“執行力”(Power Of Executing)、“整合力”(Power Of Integrating)。此四力歸類於靜態的內在競爭力,對應的是企業競爭力的內部屬性。
將企業競爭力區分成九大方塊加以分析,更能夠了解企業的優勢及劣勢所在。而“九力分析”的目的:是要對以上複合的“九力”逐一進行客觀的、定量的評價,進而得出對企業整體競爭力的全面認識。
(十)十干戰略管理學:
河圖之數至十而止,包括無窮無盡之數。而零數以下是負數,零以上是正數,從無生有。
《老子》說:「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早在夏、商、周三朝之前就已經有十天干的出現: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而一直影響至今。由於十天干雖然各有所掌,但是仍然互有關聯並且往返無窮,我們可以在戰略管理十步驟系統上了解。
戰略管理十步驟系統模型每一部分的內容自成體系:(一)企業理念。(二)環境分析。(三)競爭控制。(四)客戶分析。(五)自我分析。(六)潛力分析。(七)目標描述。(八)視覺化/工作程式化。(九)市場行銷戰略。(十)市場行銷控制。每一部分都是我們在考量整體戰略的重要因素,環環相扣。[20]
(十一)十一曜流行管理學
中國的七政四餘合稱為十一曜,他們分別是日、月、水、火、木、金、土七政星加上紫炁、羅睺、計都、月孛四餘星。而十一曜星在中國古代是被拿來當做記時的工具,甚至也流傳至其他國家做為記日的工具並且影響至今。能夠了解並掌握天時流行之氣,進一步的搶先流行、帶領流行,將能夠佔盡天時之利而事半而功倍。
而如何把天時流行之氣的循環理論應用在行銷管理學上,我們可以從常用的11P行銷理論來看。美國的行銷學者菲利浦·科特勒(Philip Kotler)教授在1986年又提出了11P行銷理論,11P分別是:(一)產品(Product),(二)價格(Price),(三)促銷(Promotion),(四)分銷(Place),(五)政府權力(Power),(六)公共關係(PublicRelations),(七)調研(Probe),(八)區隔(Partition),(九)優先(Priorition),(十)定位(Position),(十一)員工(People)這裡的people不單單指員工,也指顧客。[21]
(十二)十二支形勢管理學
一天當中有十二個時辰,一年當中有十二個月,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不僅在民間信仰或是在重要學術上都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尤其在時間學與地理學皆被廣泛的使用,用以了解目前的時勢所趨,農夫隨著廿四節氣而了解農作的時間,遊牧民族隨著季節變遷而逐水草而居,都是跟隨著天時與地利的「形勢」變化而變化。
在經營管理的實例上,日本的知名企業家稻盛和夫在長期實踐中總結出經營企業的十二條準則如下[22]:第一條:明確事業的目的與意義,第二條:設定具體的目標,第三條:胸懷強烈的願望,第四條: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第五條:追求銷售額最大化和經費最小化,第六條:定價決定經營,第七條:經營取決於堅強的意志,第八條:燃起鬥志,第九條:拿出勇氣做事,第十條:不斷從事創造性的工作,第十一條:以關愛和誠實之心待人,第十二條:保持樂觀向上的態度。
經營十二條是稻盛和夫對自己的經營實踐進行深入思考的產物, 也是稻盛先生創建兩家世界500強企業的行動綱領。事業持續成功需要哲學。從經營十二條中,我們可以進一步領略一個具備深刻哲學頭腦的大企業家的睿智。
國際道家學術總會官網
國際道家學術總會粉絲專頁
國際道家學術總會總會長李亨利博士微信號: Li5168899
肆、八卦蘊含之經營管理哲學
《周易》〈說卦傳〉:「天地定位,山澤通氣,雷風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錯,數往者順,知來者逆。」
由此可知,伏羲氏把天地之間所有元素區分成八大類,以八卦來分別象徵天、地、山、澤、雷、風、水、火八大元素。而我們亦可憑藉著八卦裡富有的哲學思想來應用在經營管理的實務之上,以下分述八卦管理哲學:
一、開創管理學—積極不懈—乾卦
《周易》〈乾‧九三〉:「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无咎。」
許多成功的創業家,都共同有著自強不息、努力不懈的人格特質。偉大的發明家與創業家湯瑪斯‧愛迪生(Thomas Edison)曾經說過:「天才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從小就刻苦自學、百折不撓的他在一生中發明了許多改變人類生活的創新如電燈、留聲機等,而他不怕失敗的精神也吻合了《周易》〈乾‧象〉:「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積極開創哲學,更開創了現今通用電器公司(GE)的前身—愛迪生電燈公司。[9]
《周易》〈乾‧用九〉:「群龍无首,吉。」
臺灣經營之神也是臺塑關係企業的創辦人王永慶董事長便深闇「乾卦」的哲學,成立了七人決策小組,提早為他身後的企業集團經營留下了一個成功的督導決策組織,使得龐大的企業能夠繼續維持不墜而成為了在企業經營之上有名的實例之一。,
二、獎勵管理學—切磋互益—兌卦
《周易》〈兌‧彖〉:「是以順乎天而應乎人。說以先民,民忘其勞。說以犯難,民忘其死。」
能夠讓管理的員工願意不計代價為公司打拼,願意與領導者共存亡,是每個經營管理者所想要達到的境界,而這也是「兌卦」所指示的精神所在。
喬治‧伊士曼(George Eastman)—柯達公司(KODAK)的創辦人將攝影貼近於人類的生活,不僅使得非職業攝影師的一般人也能夠進行攝影活動,更提出了著名的口號: 「你只需按下快門,其它的我們來作。」讓攝影徹底的大眾化。
而伊士曼人道主義的管理風格更是當時企業的模範,他從私人財產中拿出很大一筆錢分給了他的員工,並且實行了「工資紅利」計畫,以豐厚的股票股息報酬來認可員工的貢獻,來使得員工對於企業有向心力並且更努力的工作來使得公司更賺錢,如此上下互相喜悅合作,將「兌卦」的精神帶入企業經營之中,成就了成功的企業典範。[9]
三、行銷管理學—引人注目—離卦
《周易》〈離‧象〉:「明兩作,離。大人以繼明照于四方。」
離為火,為光明之物,如同照亮四方之太陽般引人注目。而此一原理猶如行銷管理之最終目的,吸引群眾的注意及追隨,最著名的例子莫過於蘋果電腦的成功。
蘋果電腦創辦人賈伯斯(Steve Jobs)有著明星般的超高人氣,是個最擅長做簡報、擅長說故事、也擅常廣告行銷的CEO。因此,賈伯斯的一舉一動很受大眾關注。2001年,他介紹iPod問世。賈伯斯說:「我們用自己的方法讓世界更美好。」iPod不是個「新產品」而已,更是個豐富人類心靈的介面。賈伯斯賦予它獨一無二的定位。
譬如2007年時,賈伯斯說:「今天蘋果重新發明了電話!」2008年時他說:「MacBook Air,全世界最薄的筆記型電腦!」簡單扼要,卻點出時代意義,分量十足。[23]賈伯斯使用了成功的行銷手法來讓全世界的群眾都注意蘋果電腦的一舉一動,並且讓使用者願意死忠的追隨的蘋果電腦的商品,堪稱是成功的應用「離卦」管理哲學的典範。
四、危機管理學—居安思危—震卦
《周易》〈震‧彖〉:「震,亨。震來虩虩,恐致福也。」
由此我們可以明白的知道,「震卦」提醒了我們危機管理重要性,管理學中最著名的危機管理「煮青蛙理論」就是個很好的實例,首先將一隻青蛙放在煮沸的大鍋里,青蛙會觸電般地立即竄了出去,並安然落地。但是假如我們把它放在一個裝滿涼水的大鍋里,任其自由游動,再用小火慢慢加熱,青蛙雖然可以感覺到外界溫度的變化,卻因惰性而沒有立即往外跳,等後來感到熱度難忍時已經向外跳了。
這就是有名的「煮青蛙理論」,也就說明了「震卦」的居安思危哲學。曾經有人問過香港知名的企業家李嘉誠說,他成功的秘訣是什麼?
李嘉誠說 :「我有90%的時間先想失敗。」並且說到「成功的關鍵在於要做足準備工夫、量力而為、平衡風險。審慎,是能夠把握適當的時間做出迅速的決定,但是這不是議而不決、停滯不前的藉口。」[27]也是一個很好證明「震卦」危機管理學重要性的例子。
五、顧客管理學—溝通消息—巽卦
《周易》〈巽‧象〉:「隨風,巽。君子以申命行事。」
「巽卦」提示著我們如風一般的消息與訊息對於企業的經營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在顧客管理的執行面上。戴爾公司(Dell)的創辦人麥克‧戴爾(Michael Dell)是最早提倡電腦直銷的先驅,他認為公司不僅僅是銷售以及運送,應該要與消費者連繫一種直接且密切的關係,把所有客戶的需求放在第一位,更藉由網際網路直接與全球的消費者接近,而接單後生產的模式不需要太多的庫存,不僅省去大量的存貨成本,也獲得更多利潤。[9]
而藉由電子商務的線上交易,也讓戴爾公司獲得更龐大的顧客群眾。戴爾公司最有名的一則廣告說:「致所有挑剔的、過份的、提過尷尬問題的顧客們:謝謝你們,希望你們繼續做好這份工作」如此藉由客製化的方式獲取成功的商業模式,闡述了「巽卦」的訊息哲學。
六、逆轉管理學—險中求勝—坎卦
《周易》〈習坎〉:「習坎,有孚。維心亨。行有尚。」
「坎卦」告訴了我們,即使在重重險阻之下,只要我們不放棄希望,持續堅持對的事情,就會能夠有一番成功的事業。作為大規模生產的先驅,福特汽車的創辦人—亨利福特在創辦企業的過程中也並非一帆風順。
福特在1899年成立了底特律汽車公司,但是由於所有的員工幾乎都沒有製造汽車的經驗,工作時程常被延誤,因此過沒多久公司就關門了。但是福特沒有氣餒,繼續往製作汽車這條路上前進。最後終於推出價格合理、性能優良、並且能夠穩定生產的汽車,更在往後發明了所謂的「流水線」工作流程,不僅被許多企業爭相模仿,更奠定了美國成為工業大國的基礎。亨利福特的故事充份解釋了「坎卦」的險中求勝的精神,值得我們效法。[9]
七、品質管理學—嚴格把關—艮卦
《周易》〈巽‧彖〉:「時止則止,時行則行,動靜不失其時,其道光明。艮其止,止其所也。」
在這段話之中,清楚的闡釋了在企業管理之中,嚴格把關的重要性。雀巢這個擁有140年歷史的公司是以嬰兒食品起家的,由於創辦人亨利雀巢(Henri Nestlé)先生的產品是給嬰兒專用的食品,嬰兒本身體質就相當脆弱而敏感,而且當時大環境惡劣,亨利雀巢先生的發明,旨在幫助嬰兒存活,所以雀巢公司對產品品質的要求非常嚴謹。
例如戰時原物料的上漲,亨利雀巢先生寧可犧牲微薄的利潤,仍堅持用最好的材料,為確保產品符合他的嚴格要求,亨利雀巢先生事必躬親,日以繼夜地檢視生產線的操作狀況。雖經過了一百多年的滄海桑田,雀巢公司至今仍在食品界蓬勃發展中,亨利雀巢先生的精神似乎依然常存在這個公司。而就是這樣嚴格的品質管理才能夠有如此長青的百年企業,充分的驗證了「艮卦」的管理精神。
八、人才管理學—包容接受—坤卦
《周易》〈坤‧象〉:「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易學」之中清楚的解釋了企業的經營管理者所應有的肚量,更表明了人才管理的重要性。
在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貞觀之治」便是一個顯著的史證。唐太宗李世民是名留青史的明君,他在任之時讓人民休養生息,奉行節約,並且知人善用,虛心納諫。他能夠接納包容屬下的直言不諱,才能夠讓魏徵等能臣發揮能力,協助治理國家、安定百姓。徹底了解「坤卦」的精神,應用在管理國家之上,就此開啟了盛極一時的大唐王朝。[24]
伍、六爻蘊含之經營管理哲學
《周易》〈說卦傳〉:「故易六畫而成卦。」「故易六位而成章。」
六十四卦乃是經由兩個八卦上下排列組合而成,因此產生了六爻的諸多變化與其所蘊含的管理思想。下表為六爻於中國古代社會以及現今企業組織所代表的階級對照:
|
六爻示意圖
|
古代組織階級
|
現代企業階級
|
上爻
|

|
宗廟
|
股東大會
|
五爻
|

|
天子
|
經營者
|
四爻
|

|
諸侯
|
大股東
|
三爻
|

|
三公
|
管理者
|
二爻
|

|
士大夫
|
執行者
|
初爻
|

|
庶民
|
員工
|
由下到上的排列反映了中國古代封建社會的地位,由庶民開始一直到宗廟,提供了一個完整的階級分屬。而應用在現今企業組織,由基層員工一直到股東大會,也包含了一個概略的公司架構。
而再搭配上六十四卦的卦辭爻辭便不難以解讀出《周易》裡頭所隱喻的經營管理哲學的理論基礎和架構,由於文章篇幅有限,無法一一陳述,讀者可以自行對於《周易》進行玩味及探索。
以下陳列出幾點六爻變化所蘊含的重要經典管理哲學 :
一、時 :
《周易》〈乾‧彖〉:「時乘六龍以御天。」
「天時」是最重要的成功因素之一,這點在於《周易》中即有明確的展示,「時」乃時間之變化,認為「得時」即為吉卦,也告訴我們要待時,卻不要失時,而「時」這個字在卦辭與爻辭中總共出現了41次[25],其重要性可見一斑。
從管理的實務方面來看,全球最大的互聯網書店——亞馬遜網路購物中心締造者,傑夫·貝索斯(Jeff Bezos)就是一個利用天時而在電子商務成功的例子。1994年,貝索斯在網路上看到了一個數字—2300%,網際網路的使用人數每年以這個速度在成長。貝索斯看到這個數字後,眼裡放光,希望自己像微軟一樣,能夠在IT行業取得成功。1995年,貝索斯創建了全美第一家網路零售公司—AMAZON (亞馬遜公司)。
當所有人都還不知道“電子商務”是什麼東西,還在討論“電子商務”的時候。貝索斯已經用自己的行動證實了什麼是電子商務。“亞馬遜”是網路上第一個電子商務品牌。在1995年7月,亞馬遜還只是個小網站,但到了2000年1月,亞馬遜的市價總值已經達到210億美元,由於掌握「天時」的因素,只花了5年不到的時間,亞馬遜以驚人的成長速度創造了一個網路神話。[9]
二、位 :
《周易》中相當強調「位」的觀念,
《周易》〈乾‧文言〉:「故居上位而不驕,在下位而不憂。」
就明確的提到居上位的人不能夠因此感到驕傲,而在下位的人也切莫因此感到憂愁。「位」這個字在卦辭與爻辭中總共出現了61次。[25]「位」指的即是空間之變化,位之變化無固定法則,所以,要考慮組織成員之基本需要不同,大家目標不同,立場亦異。職位不同,考慮的角度亦不同。
《論語》中所提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這個重要觀念也吻合了《周易》的管理思想。接替傑克·韋爾奇出任通用電氣(GE)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的傑夫·伊梅爾特(Jeffrey R. Immelt)在他近三十年於通用電氣服務的生涯中,歷任過銷售、市場及全球產品管理部門主管,塑料集團副總裁,塑料集團美洲商業部的總經理,GE醫療系統集團總裁兼首席執行官等重要職務,均在每項任內留下良好的績效與口碑。[26]
在其位,謀其政,不僅給予了公司股東良好的回報,更立下專業經理人一個優秀的典範,現在才能領導著世界級的電子公司繼續發光發熱。
三、中 :
《周易》〈需‧彖〉:「位乎天位,以正中也。」
中道為人對天之認識,所以,中道之「中」,是事理、天理、心理之「中」,在《周易》裡頭居二、五爻位,是上下兩卦之中爻,稱為「得中」。
《中庸》中說到:「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朱熹也曾說過:「不偏之謂中。」
而中華民族亦將「中道」精神奉為圭臬,並進而自稱「中國」。不偏倚而公正的管理態度才能贏得屬下的信任以及客戶的信賴,這一點是不隨著時空改變的。在《周易》也大力的闡釋著這樣的概念,而「中」這個字在卦辭與爻辭中總共出現了127次[25],中是定律,是天下之正道,人不僅因中道而別於禽獸,更應執中以處世接物治事。更可以印證「中道」概念的重要性。
四、正 :
《周易》〈坤‧文言〉:「君子黃中通理,正位居體,美在其中,而暢於四支,發於事業,美之至也。」又云:「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
在在都告誡著我們為人處事需居正道而行。長江實業及和記黃埔主席李嘉誠的經營之道是眾多華人企業家所學習的對象,他曾經給過這樣的建議: 「我對自己有一個約束,並非所有賺錢的生意都做。有些生意,給多少錢讓我賺,我都不賺。有些生意,已經知道是對人有害,就算社會容許做,我都不做。」[27]
並且曾經說過: 「 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是我的錢,一塊錢掉在地上我都會去撿。不是我的,一千萬塊錢送到我家門口我都不會要。我賺的錢每一毛錢都可以公開,就是說,不是不明白賺來的錢。」[27]說明了正派經營,才是企業管理的精隨所在。
五、和 :
《周易》〈兌‧初九‧象〉曰:「和兌之吉,行未疑也。」
「和」就是致合,使人際關係達成和諧之境。所以我們知道上下都喜悅的狀態才能稱為和諧。而中國大陸國家主席胡錦濤也推崇和諧管理,明令建構和諧社會。不過除了人與人之間的和諧以外,和諧管理也應該應用到人與自然的和諧。
近幾年的氣候變化異常提醒了人們環境的重要性,也促成了「環保」意識的抬頭,越來越多國際環保會議的召開以及法規的制定,不僅加速了環保的替代能源的發展,更顯示出綠色產業的重要性。如歐盟訂定了危害性物質限制令(RoHS) ,將環保概念落實於法令之上,近而使得現在許多國家及企業正在努力發展綠色能源、綠色產業,就正是體現了人與自然「和諧」的重要性。
六、知 :
《周易》〈繫辭‧上傳〉曰:「乾以易知,坤以簡能。易則易知,簡則易從。易知則有親,易從則有功。」
所以我們知道,要讓百姓及員工能夠提升素質,最重要的還是要依靠知識的傳授。知識管理(KM, Knowledge Management)是網路新經濟時代的新興管理思潮與方法,管理學者彼得·杜拉克早在一九六五年即預言:「知識將取代土地、勞動、資本與機器設備,成為最重要的生產因素。」他更說到「21世紀的組織,最有價值的資產是組織內的知識工作者和他們的生產力。」[28]
受到信息化(資訊化)的蓬勃發展,知識管理的觀念結合網際網路建構入口網站、資料庫以及應用電腦軟體系統等工具,成為組織累積知識財富,創造更多競爭力的新世紀利器。所謂知識管理的定義為,在組織中建構一個知識系統,讓組織中的信息與知識,透過獲得、創造、分享、整合、記錄、存取、更新等過程,達到知識不斷創新的最終目的,有助於企業做出正確的決策,以因應市場的變遷。
七、行 :
《周易》〈乾‧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易學相當強調「實踐」的重要性,而將「實踐」導入企業管理的說法之上,指的便是執行力。執行力,通常是指企業內部員工貫徹經營者戰略思路、方針政策和方案計劃的操作能力和實踐能力。它是把意圖、規劃化為現實的具體執行效果好壞的體現,其強弱程度也直接制約著公司經營目標能否得以順利實現。所謂執行力,指的是貫徹戰略意圖,完成預定目標的操作能力。它是企業競爭力的核心,是把企業戰略、規劃轉化成為效益、成果的關鍵。
台積電即是一個以執行力甩開對手的例子,晶圓代工是偉大的策略創新,但競爭者的跟進,使得競爭的重點不再是經營模式,而轉移到良率上,由於台積電擁有較佳的執行力,得以在眾多競爭廠商中脫穎而出,成就一個世界級的企業。
陸、六十四卦蘊含之經營管理哲學
《周易》的卦序,上經始於乾、坤二卦,上經的內容在談論天地之道;而下經始於咸、恆二卦,下經終於既濟、未濟二卦,其內容談及人道及治國處事之道。
由此可見,《周易》六十四卦的卦序排列組合實乃暗藏許多玄機,端看後人有無足夠之智慧可以解出。周文王在六十四卦中的前面八個卦所談的正是他架構的開國所需注重的經營管理之道,依次序分別是:1. <永續經營學> ― 乾卦‧法天之道,2. <員工激勵管理學> ― 坤卦‧法地之道,3. <創建管理學> ― 屯卦‧建國之道,4. <人力資源管理學> ― 蒙卦‧教育之道,5. <財務管理學> ― 需卦‧民生之道,6. <法律制度策略學> ― 訟卦‧法律之道,7. <群眾領導學> ― 師卦‧國防之道,8. <策略聯盟經營學> ― 比卦‧外交之道。
由於篇幅限制,本文僅論《周易》六十四卦的前面八個卦與經營管理哲學之關聯,其餘卦象留待往後再一一解釋。
一、<永續經營學> ― 乾卦‧法天之道:
乾為天、坤為地,《周易》首兩卦即明白指示天地之道應為所有經營者效法與遵循之準則。中國歷代帝王皆自稱為「天子」,既然皇帝為代替上天統治天下之執行者,當然需要尊崇天地之道才能夠稱為一位好的帝王。
現今企業的經營者亦當以天地之道為企業之核心價值。一手打造「松下電器」這個工業巨人並被稱為「經營之神」的松下幸之助,就是一個最好的例證。
松下幸之助從一個自行車學徒開始了他的職業生涯,在二十三歲時便創辦了松下電器,而隨著公司的穩定發展,他開始提出自己的管理理念並且一步步地將公司推向世界最大的電器製造商之一。松下幸之助首先捨棄了傳統的集中管理架構並將人性管理帶進管理的實務之中,認為企業最大的資產就是「人」。[9]
企業的存在目的絕不僅僅是賺錢,擔負起貢獻社會的責任是經營企業的第一要件,而企業的真正使命,在於實現社會繁榮。合理利潤的獲得,不僅是商人經營的目的,也是社會繁榮的基石。不僅在日本首創了「終身僱用制」的管理方法,他的無私和永續經營的理念更吻合了「乾卦」的觀念,而留傳至今,形成許多企業家效法的最佳模範。
二、<員工激勵管理學> ― 坤卦‧法地之道:
《周易》〈坤‧彖〉曰:「坤厚載物,德合無疆。含弘光大,品物咸亨。」
「坤卦」乃地道之卦,其德性就如同厚重包容的母親一般,不分男、女、老、少、動物、植物、礦物、飛禽、走獸等等,都可以有所立足之地。企業的經營者也需要效法「坤卦」的精神來對待自己的員工,聆聽員工的意見,接納員工的諫言,並且適時的鼓勵與激勵他們,才能夠整個公司上下一心,使命必達。
國際工業巨人IBM的創辦人老湯瑪斯‧華森(Thomas Watson Sr.)在孩提時代就被灌輸要自尊、樂觀、忠誠與尊重別人的觀念,而在他開始工作之後,這些觀念變成他往後非常重要的領導風格,他在IBM裡頭最為人所津津樂道的管理方式即是所謂「敞開式辦公」(open door)的方式,讓每一位員工都能夠直接見到他,並且積極鼓勵員工來找他談心。[9]
華森認為這樣子才能夠有效的引導員工、激勵員工來提升員工自身的能力及對公司的忠誠,進而帶起一股風潮,使整間公司成長茁壯。而華森不僅僅用言語及本身行為來鼓勵員工,他更在任內推動員工持股計劃,讓員工也能夠分享公司成長之後所帶來的利潤。包容員工的批評與建議、設身處地的為員工著想,在一百年後的IBM不僅仍然存在,還是全球首屈一指的成功企業,而華森的經營理念亦將繼續留傳下去。
三、<創建管理學> ― 屯卦‧建國之道:
《周易》〈屯‧彖〉曰:「屯,剛柔始交而難生,動乎險中,大亨貞。」
「屯卦」乃建國之道,闡述了建立國家、創建企業的不容易,必須步步為營才能得以破繭而出。全球知名的汽車大廠豐田汽車便是一個最好的範例。
在二次戰後,豐田汽車面臨了包括人才流失及通貨膨脹等等嚴峻考驗,並且同時遇到勞資糾紛的問題,公司一度面臨倒閉破產危機,在管理階層請辭、大幅裁員之後,公司才倖免於解散的危機。而在之後就任的豐田英二社長發揮了不屈不撓的精神,儘管Crown汽車在美國市場的反應並不良好,他仍然想辦法克服了生產線的問題,以福特汽車的生產流程加以改造,找到了適合日本豐田汽車的生產制度,並且在之後的Corolla汽車獲得空前的成功,更以Lexus車款讓豐田站穩了世界知名汽車製造商的腳步。[9]
豐田英二了解到企業的發展過程必會受到這些種種的嚴峻考驗,他以「屯卦」屹立不搖的精神成功的帶領公司走出了一番新局面。
四、<人力資源管理學> ― 蒙卦‧教育之道:
《周易》〈蒙‧象〉曰:「山下出泉,蒙﹔君子以果行育德。」
蒙卦講的是教育以及人才培育的重要性,一但將人才放到適當的位置,就如同山下出泉一般,能夠為國家為企業有源源不絕的貢獻,因此如何找出人才、招募人才、培養人才、教育人才以及人盡其才是經營者的重要課題。
漢高祖劉邦廣納人才,任用張良為他謀略,蕭何為他管理國家及後勤,韓信為他打仗,才因此造就了四百多年的大漢王朝的開端。
黃帝軒轅氏大膽任用平民出身的人才,重用風后為相與力牧為將,統一了中原也開啟了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歷史,影響力延續至今,華人現在仍自稱為「炎黃子孫」。
明太祖朱元璋更是中國歷史上重視人才的一位皇帝,他建立了科舉考試制度,讓百姓願意接受教育,進而使平民有得以翻身的機會,並且從中獲得治理國家的優秀人才,一舉數得。
五、<財物管理學> ― 需卦‧民生之道:
《周易》〈需‧象〉曰:「云上於天,需﹔君子以飲食宴樂。」
需卦講述了民生問題的處理之道,關鍵在於經濟與財政的調控與平衡。朱熹說:「需,待也。」正所謂:「民以食為天」,為政者控制好糧食與民生七事等問題,讓人民能夠滿足生存的基本需求,就跨出了管理好國家的第一步。民生問題需要有階段性的佈局及控制,經營者需配合時事來處理企業經濟與財務槓桿的問題。
前花旗集團CEO桑迪·威爾(Sandy Weill)便是一個以準確的財務運作獲得成功的一個最好案例。威爾靠著卓越的財務運作手法保持著公司健康的財政狀況,並且抓準時機在低價的時候收購值得購買的公司,從投資銀行到保險業他認為只要頭腦冷靜,時機恰當,善於討價還價,就可以迅速地把一家小公司變成大公司,並且一手促成花旗銀行與旅行者集團的合併案,轟動全球金融業,並且在日後成為花旗集團的總裁。[29]
六、<法律制度策略學> ― 訟卦‧法律之道:
《周易》〈訟‧象〉曰:「天與水違行,訟﹔君子以作事謀始。」
「訟卦」闡釋了司法、法律及獄政的問題,對應到企業之上,即為專利及法律制度的因應之道。核心精神不是以「興訟」為目標,而是以達到「止訟」為目的。身為新聞媒體界的先驅,前美國無線電廣播公司(RCA)的總裁大衛‧沙諾夫(David Sarnoff)是了解訟卦含義的最佳例證之一。
沙諾夫在擔任RCA的總裁期間,為了公司的專利技術與自己的好友打上了數年的官司,不僅耗費了巨大的訴訟費用,更損失了永遠的友情,讓整個公司與他個人遭受了嚴重的損失。因此,在之後RCA彩色電視機的專利上,他選擇了將專利公諸於世, 讓任何廠商都可以生產彩色電視機,反而推動了一股彩色電視機的風潮,而由於RCA公司具有先行者優勢,此舉反而讓RCA獲得巨大的利益。[9]
在得到一次教訓之後,沙諾夫了解到有時以「止訟」的方式來經營企業會比以進行官司訴訟獲得更多的利益。
七、<群眾領導學> ― 師卦‧國防之道:
《周易》〈師‧彖〉曰:「師,眾也,貞正也,能以眾正,可以王矣。」
「師卦」說明了國防及軍事對於國家的重要性,國家要強盛,軍力不能弱;軍隊要強,就要能夠懂得《孫子兵法》中所講的「五事七計」,並且落實執行。
「師卦」對應到企業的經營管理面上,就是所謂的群眾領導學,在國際的企業上有許多成功的案例可證。被稱為化妝品世界的奇蹟—美體小舖的創辦人安妮塔‧羅迪克(Anita Roddick)不僅改變了英國企業由男人佔據統治地位的形象,更以特許經營加盟店的方式,讓美體小舖在短短的時間內如雨後春筍般遍佈整個英國,受群眾歡迎的程度一發不可收拾,而就在美體小舖創立八年之後,公司的股票便在市場公開上市。[9]
以環保的理念領導著全球的美體小舖,並利用「師卦」的精神將不起眼的小生意以聚少成多的方式轉化成為成功的上市公司,羅迪克也因此被授以「年度最大零售商」和「年度倫敦女企業家」等榮耀。
八、<策略聯盟經營學> ― 比卦‧外交之道:
《周易》〈比‧象〉曰:「地上有水,比﹔先王以建萬國,親諸侯。」
「比卦」表達了國家要能夠穩定及茁壯,必需要能夠做好外交合作的領域,與友邦建立良好的互信互利基礎,國家才會強盛。
而在企業經營之上,「比卦」就提示了我們策略聯盟與公司合併的戰略重要性,企業的合縱連橫往往是決定公司成敗的重要關鍵。美國線上公司(AOL)的共同創辦人史蒂芬‧凱斯(Stephen Case)就是充份發揮了「比卦」的精神,透過併購合作來成就了一個成功的企業。凱斯首先收購競爭對手CompuServe,使公司增加了兩百五十萬訂戶。接著又抓住時間買下了網景(Netscape)公司,藉此掃除了大批的線上競爭對手,而就在2000年初,凱斯震驚世界的宣布以一千六百六十億美元收購傳媒巨人時代華納,進而使得美國線上在全世界擁有三千萬的用戶。[9]
另外,「比卦」精神的發揮也可以反映在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的制度之上,這個組織協調並統一成員國的石油價格與政策,以最適當的手段來維護成員國各自與共同的利益,不僅穩定了全球的石油價格與物價,更讓組織內的成員國得以擁有穩定的經濟收益,堪稱是合縱連橫的典範。
柒、易學卦組蘊含之經營管理哲學
「易學」不僅為群經之首,更是歷代聖賢的智慧結晶。
在周朝末年的諸子百家、十家九流皆把「易學」帶入自己的思想哲學系統。如孔老夫子將人本思想帶入《周易》之中,形成了〈易傳〉,而將原先被認為是一本卜筮之書的《周易》賦予了哲學的意義。而老子與莊子在其著作中雖然從未提到「易學」,但是「易學」思想卻已經融入其言行舉止之中,雖然不言「易」,但是處處可見「易」的痕跡。由此可知,「易學」在中華文化中占有非常重要的樞紐地位,各個哲學思想體系皆能找到「易學」重要觀念所留下的足跡。
而「易學」所能夠帶給我們的啟發,除了精粹的哲學思想之外更提供了經營管理者寶貴之原理和實踐。
朱熹於《周易本義》中提到:「其卦本伏羲所畫,有交易變易之義,故謂之易。」
所以我們明白六十四卦當中雖各卦皆能獨立成為一個哲學體系,但是卦與卦之間的彼此關聯性以及相互作用性卻是一般人容易忽略的但卻又非常重要的系統化哲學思想,不僅有兩卦之間的錯、綜、反、互、之卦的變化,還有三個卦之間的巧合排列性,更甚之,還有四個以上的卦是彼此互相有關聯性的。基於篇幅問題,我們在此僅提出以下幾組卦來討論:
一、錯卦之溝通卦組:
「否」與「泰」的溝通管理哲學:

「錯卦」的變化指的即是所謂的「陰陽錯」,將原先六十四卦的陽爻變成陰爻,陰爻變成陽爻變化後所產生的卦,稱為原先該卦的錯卦。舉例來說,天地否卦上三爻為陽爻下三爻為陰爻,將否卦做了「陰陽錯」的變化之後,變成上三爻陰爻下三爻陽爻,就變成了地天泰卦。
而我們可以把六十四卦的上卦看成上位的資方,下卦可看成是勞方。地天泰卦與天地否卦之搭配,就啟發了管理者的溝通管理哲學。
《周易》〈泰〉曰:「小往大來,吉亨。」
地天泰卦叫做小往大來。天地交泰,上下通順,產生良好感應,勞資雙方必需要能夠互相溝通協調,勞方要能夠站在資方的角度思考,替自己的老闆以及單位或取最大的利益。而資方也要能夠體諒勞方的辛苦,適當的讓利給自己的員工。企業內上下同心努力,彼此有充分溝通,方有吉亨之象。
《周易》〈否〉曰:「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貞,大往小來。」
天地否卦為地天泰卦之錯卦,即為溝通不良之象,資方盡想著資方自己的利益,而勞方盡想著勞方自己的好處,如此一來,造成勞資糾紛,大家都沒能夠獲得好處,兩敗俱傷。日前曾經因為勞資糾紛停工的美國職籃NBA即為否卦之一例。
二、綜卦之協調卦組:
「未濟」與「既濟」的協調管理哲學

「綜卦」的變化指的即是所謂的「上下綜」,將原先六十四卦的六爻順序完全顛倒,初爻與上爻互換位置,二爻與五爻互換位置,三爻與四爻互換位置,位置變化後所產生的卦,稱為原先該卦的綜卦。舉例來說,把火水未濟卦六爻順序顛倒,將未濟卦做了「上下綜」的變化之後,就變成了水火既濟卦。
《周易》〈未濟‧象〉曰:「火在水上,未濟﹔君子以慎辨物居方。」
朱熹在《周易本義》中提到「未濟」卦:「水火不交,不相為用,卦之六爻,皆失其位,故為未濟。」
在組織管理上,「未濟」卦六爻皆不得位的現象,就象徵著每個階層的人員並沒有做到《論語‧泰伯》中所說的「不在其位,不謀其政」,而造成組織裡頭的混亂以及不安定。不加以控制的話,容易造成派系鬥爭,員工流失,而使企業組織損失生產力及重要的人才資源。而這個時候就需要管理者適時的介入處理,
《周易》〈既濟‧象〉曰:「水在火上,既濟﹔君子以思患而預防之。」
我們知道「火性炎上,水性潤下」,「既濟」卦告訴我們協調管理需要雙方溝通有所交集,就如同「水在火上」的卦象,上位的人要為下位的人謀福利,下位的人要替上位的管理者思考,彼此要能以同理心互相對待。並且要讓組織內各階層的人員能夠了解自己的責任與義務,就如同「既濟」卦六爻皆得位的道理一般,各自做好自己的本分。如此一來,企業組織才能夠穩定成長,充滿競爭力。
三、反卦之理想世界卦組:
「大有」與「同人」的大同分享哲學

「反卦」的變化指的即是將原先六十四卦的上卦和下卦順序顛倒,位置變化後所產生的卦,稱為原先該卦的反卦。舉例來說,把火天大有卦上下卦的順序顛倒變化之後,就變成了天火同人卦。
《周易》上經始於乾(天)、坤(地),終於坎(水)、離(火)。而上經的首尾兩個八純卦「乾卦」和「離卦」組合成的「大有」卦與「同人」卦更是富饒哲學意義。
《周易》〈大有‧象〉曰:「火在天上,大有﹔君子以遏惡揚善,順天休命。」
《周易》〈同人〉曰:「同人于野,亨。」
「大有」卦告訴我們要遏惡揚善,與人分享;如同企業組織所獲得的利潤,要能夠與企業員工一同分享,並獎勵勞苦功高的員工,如此公司業績才能夠蒸蒸日上。而「同人」卦提示我們要能夠「審異而致同」,在相同業績成效的員工之中,要能夠一視同仁的給予適當的獎勵或處置,不可徇私而有所差別待遇。
《禮記‧禮運》〈大同章〉:「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孔子將「大有」卦與「同人」卦的理念,融合至所謂「大同世界」的理想,人人友愛互助,家家安居樂業,也與西方「烏托邦」的理想國思想不謀而合。
四、「易學」四進卦:漸、升、晉、離的升遷哲學

在《周易》中闡述了進步的四個過程,分別是「風山漸」、「地風升」、「火地晉」及「離為火」四卦。而在管理的應用實務上,要如何在企業經營上升級和去提拔部屬及任用人才也是管理者相當重要的一個環節。
《周易》〈漸‧彖〉曰:「進得位,往有功也。」
企業在剛起步的時候,為了能夠在市場中站穩腳步,勢必要做一番努力與耕耘,此時的情形就有如蓋房子在打地基的時期,漸漸地在發展,雖然不會看到明顯的增長但是卻是非常重要的打底階段。
在人才的任用管理方面,新進的基層人員必先摸索磨合一番,觀察其人的態度及努力的成果,對公司有所回報之時,即授予些許的獎勵,盼望他能得以漸入佳境。
《周易》〈升‧象〉曰:「地中生木,升﹔君子以順德,積小以高大。」
再來,企業在自己的本業領域中站穩腳步後,就要開始向下紮根,抓緊抓牢忠實顧客的喜好,並且進一步的了解顧客需求,擴大顧客的層面及範圍。慢慢的增加自己的市場占有率以及公司規模,讓公司業績可以穩紮穩打的成長。
在人才的任用管理方面,當員工的成績越來越好,也願意幫助其他人變好,而上司交代的事情,也都能夠圓滿達成,那麼就是輪到該名員工升遷的時候了。此時的升遷,不但對於公司績效以及員工本身有幫助,更得以讓公司其他員工效法與跟隨,讓一股好的風氣在企業內部帶動起來,而得到升遷的該名員工,也將會幫助他的部屬繼續對公司作出貢獻。
《周易》〈晉〉曰:「康侯用錫馬蕃庶,晝日三接。」
接下來,當企業從該領域中眾多競爭者中脫穎而出成為該行業的領先者的時候,就很容易獲得大家的關注、報導與仿效,這個時候的企業就如同高明在《枇杷記》中所說:「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的情形一般。
在人才的任用管理方面,當員工對公司有作出非常卓越的貢獻的時候,以往被埋沒的人才在此時就顯的與眾不同,就猶如今年於美國職籃紐約尼克(New York Nicks)隊發光發熱的林書豪一般,從原先不起眼的板凳球員而且被瀕臨解約的邊緣中,抓到了一個上場表現的機會,便展現出他應有的實力,帶領著球隊打出不可思議的好成績,在短短的一個禮拜內,轟動整個國際籃球界,更打破NBA高懸多年的歷史紀錄,就有如「晉卦」所描述,媒體不斷採訪及報導,晝日何止三接!
《周易》〈離‧彖〉曰:「離,麗也。日月麗乎天,百谷草木麗乎土,重明以麗乎正,乃化成天下。」
最後,當企業拉開了與其他競爭者的差距,成為該領域的標準制訂者,甚至變成是引領大眾風潮與流行的企業的時候,即成為了如「離卦」一般像天上的太陽一樣發光發熱的境界。而其他願意被動跟從企業的從業者亦能夠分享到部分太陽的光和熱,得到部分的利潤與利益。
在人才的任用管理方面,當優秀的人才替公司立下許多汗馬功勞,並且持續的為公司做出卓越的貢獻,而不斷的被提拔成為公司的重要幹部及管理階層,此時就到了「離卦」所示如太陽般發光發熱的境界。當我們位於這個狀態的時候,更要如「離卦」所說得能夠懂得回饋給公司以及整個企業,才能夠得到所有人的愛戴與支持。
五、「易學」四難卦:屯、蹇、困、坎的危機處理
所謂「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周易》對於困難之時更有四種階段的啟示,分別是「屯卦」、「蹇卦」、「困卦」及「坎卦」每個卦都充滿著樂觀意識,要我們絕不輕易放棄。

《周易》〈屯‧初九〉曰:「磐桓﹔利居貞,利建侯。」
「屯卦」告訴了我們「萬事起頭難」的道理,就像是蛹的掙扎,必須極盡所能,努力的破繭而出,才能夠從不起眼的毛毛蟲,蛻變成美麗的蝴蝶,否則,就只不過是個作繭自縛的蛹。而就如同開創企業一般,必須先披荊斬棘移開擋在路上的障礙物,事必躬親的為公司打拼基礎,公司往後的發展才能夠通達到正確的康莊大道上。
《周易》〈蹇‧彖〉曰:「蹇,難也,險在前也。 見險而能止,知矣哉!」
「蹇卦」暗示著我們前頭有危險,目前舉步維艱,行走困難。就如同當企業發展遇到瓶頸之時,應先作好內部檢討,開源節流,整頓好企業內部的體質與素質,等待下一個時機到來,才能夠再邁開大步,開創企業的另一番格局。
《周易》〈困‧彖〉曰:「困,剛掩也。 險以說,困而不失其所,亨。」
「困卦」的處境猶如坐困愁城,進退無路且未見補給。但是,《周易》卻不以為意,反而認為這個卦好。假若企業走到「困卦」的地步,應該要深切的反省自身,猶如「臥薪嘗膽」一般,徹底改革,並且少說多作,默默的耕耘及努力,等待時機到來的那一天,才能夠脫困,猶如蛇在成長中之脫皮,每次脫皮都讓蛇能夠不斷的長大。企業亦然,面對每次的挑戰都能脫困而出,企業才能夠不斷的成長茁壯。
《周易》〈習坎‧彖〉曰:「習坎,重險也。水流而不盈,行險而不失其信。維心亨,乃以剛中也。 行有尚,往有功也。」
假若前面的幾種情況都沒有能夠處理得妥當,企業的危機就將會走到「習坎卦」的危險情況。「坎卦」的情境如同湍流中的小船,四面楚歌的軍隊,情況之危急可以想見一般。然而企業值此危機之時,更應該有一個堅定的信心以及穩定的操舵手,才能夠在重重的險阻之下帶領企業前進,並且在大家不被看好的狀況下,一舉成功,逆轉勝利。
捌、結論
從六千五百年前伏羲氏開啟易學之先河以來,「易學」就扮演著領導中華倫理哲學的角色。其原因乃是自伏羲以降,歷代賢明的君王以及先聖先賢將自己一生的智慧以及治國之經驗行諸文字,加入「易學」之中以供後世做為參考。因此,「易學」所能夠帶給我們的啟發,不僅是為人處世的哲學意義,更提供了經營管理者寶貴之理論和實踐經驗。
從本文研究得知,「易學」四德「元、亨、利、貞」、「吉、吝、凶、悔」及「窮、變、通、久」的周期學說,讓我們從了解循環之理,到能夠預測下一個循環並且加以管理而達到防患未然的效果;六爻階層的變化理論,提醒了我們要深切思考「時、位、中、正、和、知、行」對於企業的發展和管理的重要性;八卦的組成和六十四卦的哲理意義,更是涵蓋了「天道」、「地道」、「人道」、「建國之道」及「企業經營管理之道」等等的範圍。
而這些證據都告訴我們一個不可忽視的事實:「易學」不僅為中國歷代帝王領導統御之寶典,更是他們經營管理之聖經。
「易學」的博大精深,豈是區區一篇文章所能道盡。希望經由本論文的拋磚引玉,能夠讓後續「易學」研究者發現更多老祖宗的智慧,更得以讓現代企業的經營管理者,提升企業營運的效率,強化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進而立下楷模企業的標竿,留待後世的子孫傳為佳話。
玖、參考資料
[1] (宋) 朱熹‧《周易本義》
[2] 李亨利‧〈中國術數源流與易學關係的探索〉《中華易學月刊》,1980
[3] 李亨利‧〈從河圖洛書談易學新詮〉《中華易學月刊》,1980
[4] 王子林‧《紫禁城風水》 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5
[5] Stephen P. Robbins 等,林建煌編譯. 《現代管理學,Fundamentals of Management》
[6] 李亨利‧《談道家思想在管理上的應用》台北:中國生產力中心出版社,1987
[7] Henri Fayol‧《工業管理和一般管理Administration Industrielle Et Générale》
[8] 李亨利‧《衝突管理學》台北:中國生產力中心出版社,1987
[9] 《思想巨人與經營之神》,商周出版社,2005
[10] Warren Buffett 《The Snowball: Warren Buffett and the Business of Life》
[11] 毛澤東《矛盾論》,1952
[12] Say,Jean Baptiste《政治經濟學概論》,1803
[13] Stephen Covey 《高效人士的七個習慣》
[14] E. Jerome McCarthy《基礎行銷Basic Marketing》
[15] Robert F.Lauterborn《整合營銷傳播》
[16] Porter, Michael《 Competitive Strategy》,1980
[17] John P. Kotter《 Leading Change》,1996
[18] Thomas J. Peters & Robert H. Waterman《 In Search of Excellence》,1982
[19] 今泉浩晃《Memo 學入門:創造性思考工具/基礎運用方法》,1988
[20] H.igor Ansoff《從戰略計畫到戰略管理》,1976
[21] Philip Kotler《Marketing Management: Application, Planning, Implementation and Control》,1967
[22] 石川康《稻盛和夫的經營哲學》,2011
[23] Walter Issacson《Steve Jobs》,2011
[24] (唐)吳兢‧《貞觀政要》
[25] 李亨利、徐木蘭. 向古人借管理智慧——《易經》的系統性探索,2004
[26] Jack Welch《Jack: Straight from the Gut》,2000
[27] 夏萍‧《李嘉誠傳》,1993
[28] Peter Ferdinand Drucker《The Effective Executive》,2002
[29] Amey Stone / Mike Brewster《King of Capital Sandy Weill and the making of Citigroup》,20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