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立文 院長 -- 中国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院长 |
張立文 院長
張院長在50多年中国哲学、中国文化的教学研究中,建构了中国国哲学逻辑结构论、传统学、新人学的理论思维体系,率先建构了化解人类所共同面临的五大冲突(人与自然、社会、人际、心灵、文明)和危机(生态、社会、道德、精神、价值)的和合学哲学体系。著作多次获北京市、教育部、国家社科基金优秀成果奖和国际退溪学学术奖。被收入国内各种名人录及英国剑桥、美国、印度名人录。
从上个世纪60年代一直到今天,张立文教授一直从事教学科研活动,从来没有中断过,即使是在“文革”中最艰难的时候,他都在努力读书和研究,专心思考哲学问题。正因为这样,他才能在“文革”结束后不久的1981年出版了自己的奠基性著作《朱熹思想研究》,该书在当时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在那个时代出版这么厚的一部书,不论从文字数量还是书本身的质量来看,都是非常令人惊讶的。1985年张立文教授又出版了他的《宋明理学研究》。正是由于张老师杰出的学术成就,使他1985年成为全国哲学学科五位国务院特批教授之一。
中国哲学是在中国社会这块土壤中生成的,哲学与文化和文化传统密不可分。有鉴于此,张立文教授将他的工作重心转向中国哲学与社会传统文化关系的研究,他因之出版了《传统学引论》、《新人学导论》等开创性的著作。随着他的研究的深入,他考虑到哲学、文化、社会以及整个世界是一个整体,中国哲学本来就特别强调整体的精神,而整体是“和”的结果,“和合”集中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精神,所以他倾注了全部的精力从事和合哲学和文化的研究。他的一个基本观点,是认为历史已经由20世纪走向21世纪,我们不能一直停留在“照着”或“接着”前人的哲学讲的层次上,而是应该建立起属于自己的东西、自己的体系,这也就是他提出的自己讲,讲自己。和合学就是他“自己讲”的标志性成果。“和合学”的创立,在今天正好适应了中国社会转型期理论建设和发展的需要。 在50多年中国哲学、中国文化的教学研究中,建构了中国国哲学逻辑结构论、传统学、新人学的理论思维体系,率先建构了化解人类所共同面临的五大冲突(人与自然、社会、人际、心灵、文明)和危机(生态、社会、道德、精神、价值)的和合学哲学体系,培养了硕士生、博士生、博士后、访问学者、进修生近百名。
更提供"經典管理學術智慧箴言" 予第一屆國學與經營管理學術研討會,以供後學研究者研究並學習。
外部連結 : http://www.hudong.com/wiki/%E5%BC%A0%E7%AB%8B%E6%96%87 http://www.iafcc.org/minlu/zhangliwen.htm http://baike.baidu.com/view/1426853.htm
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