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火相傳 -- 廖千惠 老師 |
薪火相傳
1997-10
道術部 廖千惠 老師
摘錄:《道家會訊7期》
無極道功入門課程在李亨利理事長有系統的指導之下,使人逐步領悟道家人士如何修真養生、鍛鍊精氣神的功法內容,令人十分欣喜。
以前的人說:「古之學者必有師」,這句話的道理是恆久不變的。初授課的每四個小時裡,李亨利理事長全程帶領,一絲不茍,不曾坐下來休息一分鐘,對於學員練功的精神與態度有一定的要求,他用心的口述、示範、指導、觀察,一份傾囊相授的心情,讓每一位學員能確切掌握到學習的法門,也實際體驗到練功的效果。當老師示範動功「鵬程萬里」展翼雙飛時,兩手的輕柔,栩栩如生,活像鳥翼般地翔空揮動,毫不著力,做「逍遙神手」的轉動,更讓兩手像飛脫了似的滾輪,令人目瞪口呆;「氣排四海」的左右回旋,也展現肩臂腰身的鬆柔,下盤蹲馬的實勁,力道十足,而靜功的示範,更令人感到神聖的氣勢。種種身教的呈現,令學員不自覺地融入修煉的境界,如照見明鏡,而能朝更好的形象與目標來做自我挑戰。老師不斷地提醒學員要注意各項功法的做法、要領、取象、意義與效用,不要養成馬虎的習慣,這些聲音在學員空白的身心上,寫下真實且豐富的內涵,閉目想去,無一刻光陰虛度,全心感覺,似乎通身皆做到導氣引體的效能。讓人覺得古早老師父要三年才願意傳授的秘笈,他已經一日點明了,剩下的功夫就是個人的修行了。
有能力來協助別人共同成長,是一件很快樂的事。筆者在課程中擔任師範的工作,盡力做到協助示範、輔導和疑難解答的任務,穿梭在老師與學員之間,一方面要掌握老師的用心,恰當的傳遞與調整,一方面要了解學員的個別狀態與進度,給予適度協助。幫助學員的同時,也看到學員成長的喜悅,內心自然接受到回饋的能量,滿心的歡喜,油然而生,無形中又添增了更多的本事。在練習的過程中,筆者發現全體學員逐步養成相當程度的自我要求,令人直覺醒悟到,身為師範也不可以就此停滯自滿,更應為自己的現狀再加把勁來努力求上進,這當中的互動,形成一種團體共修的動力,催促著彼此為生命更認真,更投入。
無論任何學問與技術都呈現如金字塔般的成長。練功的成效,雖有先後天的差異,但自我努力的程度,卻是成就的必要條件。課程中,不分年齡,所以學員均全程操作練習,並且學習對自己的生心命負起最大責任。筆者看到田永昌學友雖伴有肢障,但每一節課均到場,用一顆全心靜靜參與,並於回家後多加練習,當他說起目前腰身比過往有力,氣感十足,及感應能力常有七八成準確度時,不禁令人對他的用心覺得佩服;洪建堂學友一身的僵硬,十二節課下來,雖痛苦仍能盡最大的能耐,虛心練習,而明顯改善氣質;蕭淑敏等多位學友在做每一個動作時,自我要求的程度,投入得令筆者旁觀都忍不住由心感動;徐國書、陳敏雄學友一身的強硬,也漸有明顯的柔軟彈性,看得出他們回家後的用功;有些學友在練習過程中,忽然的領悟,興奮的說真的有氣耶!每個人的發現都不相同,有些學友感覺較弱,卻也能認真持續地進修,使本能慢慢回復;還有幾位學友因為肢體條件的限制,有明顯的困難,卻也不曾輕言放棄,他們的決心將會帶來很大的進步;台灣大學的學生,在一週苦讀之餘,也能放棄週日下午的休閒,前來修習養生增加體能與智慧。在這樣男女老少集結一同的道場中,散佈著無年齡分別而能共相扶持的氣息,正是符合道家主張圓融的理想境界。
![]() 圖:【宜蘭五峰旗瀑布】
古來道家人士多在山中修煉,環境的清新,有助於養生得道。因此,除了室內的修煉,李亨利理事長也率領全隊前往宜蘭五峰旗瀑布做兩天一夜的戶外教學,旅途中有蘇一志準博士,熱誠地提供專業知識來介紹地質、地形、地方特色及形成背景,豐富了學友的知性空間,當鎖定沿途景觀掃描的同時,也增益了行功的實景觀照與具象冥思。在實地堪察之後,學友各自於瀑布奇景之中就位,徹夜練習動靜功法,直到天明,體驗古人修仙服氣的境界。老師在現場升起團隊營火,不時地添加柴火,有如大家長一般地守護全隊學員的練習,使小組安心討論,學員在自由研究分享中獲益更多。回程中,大家的肉體已能明顯感受內在自然的的輕清氣息,精神上也覺得分外清明而更具有靈性、智慧與勇氣。
圖:【宜蘭五峰旗瀑布】
無極道功入門功法,在全體學友切實得到陰陽雙修、性命雙修、內外雙修、動靜雙修的法門後,將向下一期的高階課程持續邁進。目前這項功法已形成國際化的趨勢,流行於日本、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澳洲、大陸等地區,假以時日,待學員將功法日常化、生活化、科學化,就更可以增加推動這項中國傳統氣功導引養生法的動力,以真正走向未來化的養生指標。
參考引用
橘子拿鐵Xuite日誌(宜蘭五峰旗瀑布照片)
愛琳痞客邦(宜蘭五峰旗瀑布照片)
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