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呼萬喚始出來!由『國際道家學術總會』會長 李亨利 博士精心製作『道家易經占卜牌』,現在已有『線上免費占卜』『測字好好玩』 『占卜好好玩』等系列供大家線上免費使用!@對占卜結果有任何疑問﹐還可到『國際道家學術總會臉書粉絲專頁』發問哦!

網頁翻譯

國學與經營管理墨寶

第二屆學術大會墨寶

第一屆學術大會墨寶

誰在線上

現在有 46 訪客 在線上

國際道家粉絲專頁

參觀人氣統計

本會常年法律顧問

常年法律顧問:李良忠律師

道家神氣論與修煉方法(一)-- 許世雨 教授

 

道家神氣論與修煉方法(一)
 
2007-08
中國文化大學 許世雨 教授                   
摘錄:《道家會訊5O期》
 
一般我們常聽到有人說:「那個人好神!或好神氣!」或「人爭一口氣!」,「神」、「氣」與我們日常生活關係密切,「神」存在於人之內有:「神經」、「神智」、「神魂」,表現於外則有:「神情」、「神色」、「神態」、「神采」、「神勇」、「神奇」、「神妙」、「神通廣大」等;「氣」存在於人一樣也有:「氣息」、「氣度」、「氣機」、「氣質」、「氣色」、「氣量」、「氣魄」、「氣運」、「氣數」、「氣宇軒昂」等稱呼或情況,甚而需要修煉「氣功」、「製造運氣」。
 
因此,神與氣小者關乎我們的個人特質、心情好壞、運氣高低,大者關乎我們的健康、壽命、命運、性命、得道、成仙。尤其是現代人雖然很注重神、氣,卻常忽略神氣,也不知如何修養神氣,甚至時常消耗、損滅神氣,導致健康不良、命運不佳、壽命短促。
 
譬如《素問》中曾提及:
 
黃帝問岐伯曰:余聞上古之人,春秋皆百歲而動作不衰,今時之人,始半百動作皆衰者,時世異耶?將人之失耶?
 
岐伯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則陰陽,和於術數,飲食有節,起居有度,不妄動作,故能形與神俱,盡終其天命,壽過百歲。今時之人則不然,以酒為漿,以妄為常,醉以入房,以慾竭其精,以好散其真,不知持滿,不時御神,務快其心,逆於陰陽,治生起居無節無度,故半百而衰也。
 
這裡也說明了懂得養生與不懂得養生在健康和壽命上之差異。
 
事實上,道家與道教許多經典與修煉人士都是相當強調養神煉氣之觀念與實際做法,如:
 
《黃帝內經》曰:太上養神,其次養形。
 
《雲笈七籤》卷之三十二〈養性延年錄〉:夫稟性含靈,惟人為貴。人所貴者,蓋貴於生,生者形之本,形者神之具,神大用則竭,形大勞則斃。
 
        對人來說,「形」就是指人的有形的身體,形是有形有狀,看得見、摸得著;「神」則是無形無狀,看不見、摸不著。神雖然為人一生之主宰,但其產生和存在則又必須依賴於人的形體,沒有健全的身體與大腦,就不可能有健全的神。
 
        張湛《養生集敘》曰:養生大要,一曰嗇神,二曰愛氣,三曰養形,四曰導引,五曰言語,六曰飲食,七曰房室,八曰反俗,九曰醫藥,十曰禁忌。也把「神」、「氣」列為養生重點中之重點。
 
        因此《服氣經》曰:道者,氣也。保氣則得道,得到則長存。神者,精也。保精則神明,神明則長生。當代「仙學」大師陳攖寧先生認為:道家修煉,卻病延年,成仙做聖,不外精氣神三寶而已(註1)。
 
另外他對於精氣神有一番巧妙的譬喻,他說:
 
        精氣神乃人身三靈物,彼此有連帶之關係。試以燈油為喻,人身所藏之精,譬如盞中所貯之油,油量充足則火焰熾盛,火焰熾盛則光亮倍明;反之,則油乾火熄而光滅矣。火譬如人之氣,光譬如人之神,精滿則氣旺,氣旺則神全。(註2
 
        《參同契》謂;耳多聽則搖精,口多說則傷氣,目多視則勞神。養精為養形之要素,養氣為養命之要素,養神為養性之要素。《道藏》〈還原篇〉:氣是形中命,心為性內神。能知神氣穴,即是得仙人。
 
        因此,生之貴在於神,神散則生萎,神衰則生弱,神亡則生滅,故養生貴乎養神。如養神必先養心,其次養氣(註3)。神為氣之母,氣為神之子,故養神即可以養氣,而養氣即可以養精。神凝則氣聚,氣聚則精生,神散則氣漫,氣漫則精萎,故保養精氣,須以養神為先。
 
然神、氣究何所指?首先論「神」:
 
《易經繫辭》云:陰陽不測之謂神。
 
《道藏》〈道樞‧七神篇〉意則謂:五臟有七神,而各有所藏。所藏者何也?人之神氣也。肝藏魂,肺藏魄,心藏神,脾藏意與智,腎藏精與智。
 
         因此,神、魂、魄、心、意、志、思、慮、智等都屬於神的範疇(註4)。神者,乃心中之知覺也,以其靈明,故謂之神。而神有先後天之分,先天神,元神也,神即性也。然神之所發常與性反,此為後天之神。先天之神靜,後天之神動;先天之神明,後天之神昏(註5)。神與心因而有許多相通之處,如《荀子‧解蔽》提到:人何以知道?曰心。…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張伯瑞亦云:心者,神之舍也(《道藏》〈青華秘文‧心為君論〉)。
 
《道藏》〈玄宗直指萬法同歸〉則指出神有陽神和陰神:
 
或問:神一也,有曰陽神、陰神,願聞其義。答云:陽神者,非思慮妄念之神,此神清淨圓明,周遍法界,靡所不通,故雖出之,不離根本智。…陰神存思想化之神,此神隨用殊致,觸處滯礙,故出之必離根本智,多與鬼神為鄰。
 
 
:【陽神出現圖】
 
另外,神亦可區分為「內神」與「外神」,前述無形的神,大部分即為「內神」,「內神」亦牽涉到一個人的意識、潛意識、意志力、感應力、甚或神通力;「外神」則為形之於內而表現於外的「神態」、「神情」、「神采」等。
 
關於神在人體中的功能,《道藏》〈金丹大要‧精氣神說〉明確指出:
 
夫神者,妙萬物而言,依形而生。…心王乃一身之君,萬神為之聽命焉。故能虛靈知覺,作止任滅,隨機應境,千變萬化,瞬息千里,夢寢百般。又能逆料未來,推測禍福,大而天下國家,小而僻壤滹隙,無所不至。
 
歸結,人體神的功能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對身體的感應與支配功能,即「心神」、「虛靈知覺」。
二、是對自身和外部世界認識與表現,即「隨機應境」、「喜怒哀樂」、「意志力」。
三、是對未知或未來的感應,即「逆料未來」、「推測禍福」。
 
 
        氣者,體之充也,人所受之以生者也,有氣則生,無氣則死,故人死曰斷氣。氣亦有先後天之分,先天之氣,元氣也,氣即命也。後天之氣,呼吸之氣是也。先天之氣,本也,後天之氣,末也;先天之氣,源也,後天之氣,流也(註6)。
 
        氣是一種介於形與神、有形與無形之間的東西,氣聚則成形,氣散則無形;氣也兼具精神與物質之特性。至於氣更進一步之意涵與功能,以及如何養神煉氣,待續。
 
 
 
 
 
1:胡海牙總編,武國忠主編,(2006),中華仙學養生全書:陳攖寧先生對健康長壽學說作出的獨特貢獻。北京:華夏出版社,185頁。
2:同前註,90頁。
3:蕭天石,(2007),道家養生學概要。北京:華夏出版社,220頁。
4:楊玉輝,(2006),道教養生學。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55頁。
5:同註1282頁。
6:同前註。

 


加入『國際道家粉絲團』!!
 
站內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