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是不息的生命活力
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院教授
牟钟鉴 教授
來源: |中國民族宗教網
《道德經》中講大道是宇宙無限的生機和能量
道是宇宙的無限生機和能量
中國人喜歡說“求道”、“學道”、“明道”、“行道”、“弘道”,中國人相信宇宙、社會、人生中有終極的真理,它指示出一條最健康的路,那就是道。循此而為,是為有道;沿此而行,是為正道。那麼道究竟是什麼?老子說“道可道,非常道”,可見道的真義是語言難以充分表述的。但他寫的《道德經》五千文卻透露出道的奧秘之所在,其實就在一個“生”字上。道的特點:一是能生萬物而非他物所生,故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恃之以生”;二是生生不息,永無止期,故曰:“虛而不屈,動而愈出”,“綿綿若存,用之不勤”,萬物皆有生有滅,而宇宙的生命是無窮的;三是生而不宰,寓于萬有,故曰:“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道不同于兼造物主與主宰者于一身的上帝,“道法自然”,“愛養萬物而不為主”。用今天的話語來說,大道就是宇宙無限的生機和能量,敬仰大道就是敬仰宇宙的生命。而宇宙的生命正體現為萬物的生命,川流不息,多姿多彩。道家是生命的哲學,道教是重生的宗教,道文化就是生命文化,生命至上,生命是最高的價值取向,它的要義就是要求人們效法大道生生不息、生而不有的精神,去重視生命,熱愛生命,保護生命,優化生命,讓人與萬物的生命健康發育、活潑自然。大道離我們不遠,就在生活之中,凡是有生命的地方就有道。在我們周圍的人們、動植物和整個的生存環境,凡具有活力、向上、愉悅、真實、和諧、尊嚴的生命,就是有道的生命,體現大道的光輝。凡出現僵化、枯萎、破壞、殺戮、偽詐、貪婪、爭奪等一切有害于生命的現象,就是無道的狀態,偏離了大道,災難就會接踵而來。近代道學大師陳攖寧稱道文化為“生本主義”,可謂得其真諦。
道昭示了人類文明發展的主要方向
人類文明由多民族多地域的文化組成,各有自己的特色和進路,同時又給人類文明不斷增添普世價值的內涵,形成多樣性的互補和共進。在人類社會發展過程中有前進,也有曲折和倒退,文明與野蠻交織,文化與愚昧並存。然而人類文明有一個共同的發展方向,那就是使個體的生命、群體的生命、萬物的生命越來越順暢健全,越來越幸福安康,使社會充滿活力,使地球充滿生機,而這就是大道所指引的方向。
以道治世,就必須堅決反對侵略戰爭和恐怖活動,防止核戰爭爆發,實行民族和解,推動文明對話,維護全體人類的生命安全。
以道治世,就必須以人為本,把群眾的生命和健康放在第一位,尊重人權,實行民主,使百姓自化、自正、自富、自朴。
以道治世,就必須以民生為重,發展經濟,改善全體人民尤其弱勢群體的生活,“損有余而補不足”,做到無棄人、無棄物。
以道治世,就必須高度重視安全,保障生產安全、醫療安全、學校安全、食品安全、交通安全、社區安全、旅游安全,把事故傷亡率降到最低點。
以道治世,就必須認真貫徹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教育方針,切實糾正忽視人格養成、偏面追求升學率的應試教育弊病,使青少年在生理生命和文化生命兩個方面都能生動活潑健康快樂地成長。
以道治世,就必須保護環境,節約資源,維持生態的平衡和多樣性,建設環境友好型社會,使美麗的地球長久的生機勃勃、儀態萬千,成為人類宜居的家園。
總之,善待生命、提高生命可以成為社會文明程度的根本標志。道給我們提供了養生的智慧和方法。
每個人都珍惜自己的生命,希望活得幸福而長久。但不是每個人都真正懂得如何優化自己的生命,卻往往做出許多自損生命的蠢事,“雖智大迷”,令人惋嘆。老子道學的養生之道教人處理好生命體面臨的兩大問題:一是生命體與外在事物的關系,二是生命體內部性與命的關系。
人不同于動物,一要生存,二要發展。財富的增加改善了物質條件,使人不僅能夠維持生活,還可以享受生活。財富是勞動的結晶,名譽是貢獻的回饋,權力是社會的責任,都應該用在改善民生、鼓勵創造、利益社會上面,因此它們都是為人生服務的,它們本身不是目的。有些人不然,舍命求財,以身殉名,危己弄權,喪失了自我,使自己成為財奴、名奴、權奴,同時也在損害他人與社會。老子早就提醒人們,要好好想一想:“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生命與身外之物哪一個對人更重要?這是一個養生學的基本算題,對正常的人不成問題,但有些人往往利令智昏、名讓心迷、權使性曲,使其喪失理性。古往今來不斷出現的貪官、罪犯、野心家,總是損人害己,說明他們沒有通過道家養生學的考試,有的至死不悟,真乃愚蠢至極。把名、利、權看得淡一點的人,不僅有助于養生,也能更明智地恰當地使用名、利、權,讓別人受益。
道家認為人的生命是二重的,一是性,二是命。按照《性命圭旨》的說法,性是人的靈明慧覺,命是人的氣血生身。陳攖寧大師說:“性即是吾人之靈覺,命即是吾人之生機”。所謂“性”,實指人的心理生命;所謂“命”,實指人的生理生命。此二重生命俱健康,才能使整個生命體健康。由于環境污染、生活無度、競爭激烈、功利至上,現代人在心身兩方面都患有許多新的疾病,需要加強心理和生理的治療與調適。
按 加入『國際道家粉絲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