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呼萬喚始出來!由『國際道家學術總會』會長 李亨利 博士精心製作『道家易經占卜牌』,現在已有『線上免費占卜』『測字好好玩』 『占卜好好玩』等系列供大家線上免費使用!@對占卜結果有任何疑問﹐還可到『國際道家學術總會臉書粉絲專頁』發問哦!

網頁翻譯

國學與經營管理墨寶

第二屆學術大會墨寶

第一屆學術大會墨寶

誰在線上

現在有 25 訪客 在線上

國際道家粉絲專頁

道家思想與道文化目錄

參觀人氣統計

本會常年法律顧問

常年法律顧問:李良忠律師

道教學術思想的文化淵源(三)
作者是 南懷瑾先生   

 

 

 

道教學術思想的文化淵源(三)

 

 

 

 

 

南懷瑾先生

資料來源:中國道教發展史略

 

 

 

 

  第三節道教起源於春秋戰國時期的神仙方士

 

 

  到了東周平王之世,王政不綱,原始封建政治的觀念早已有所變動,諸侯漸競霸業,時代趨勢促使才智之士的思想奔放,形成文化思想的再度變革,致使傳統一貫的道統分家。於是百家競起,有的挾學術思想以遊說諸侯,博取領導與權位;有的以講授生徒,影響社會,造成風氣,因此形成自春秋、戰國以至秦、漢初期,達三、四百年之久的學術自由風氣。其間最著名的:後世所稱道家的代表人物,及有著述的,如老子、列子、莊子、楊朱等;所稱儒家的代表人物,如孔子、曾參、子思、孟子、荀子等,各有著述。他如以墨翟為中心代表的墨家;以孫子、吳起等輩為代表的兵家;以騶衍之流為代表的陰陽家;以申不害、韓非等人為代表的法家;以惠施、公孫龍之儔為代表的名家;擅長縱橫捭闔、鉤距長短之術的以鬼穀子為標榜,如蘇秦、張儀等輩,也都能獨樹一幟,各執牛耳,而稱為縱橫家;甚之農、工、商、學、雜說等,亦皆有專長學說可以名家。猶如現代的學術分科,都可以專精一門而得博士以名家相類似。其實,春秋、戰國時期的諸子百家,實際就是中國上古傳統文化中道家一貫的分脈,司馬遷著《史記》,自稱祖述太史公的思想,以道家為主,應是指傳統文化中儒、道並不分家的道家,但取以老子為代表的道家思想而已,其最明顯而被後世人們所忽略的證據,在他所著述的《史記》的體例中可以見到,即他獨以孔子傳記列為世家,卻將老、莊、申、韓合併作為列傳,並對這四個人的生平,也只略記大意而已。後世的道家與道教,雖然推尊老、列、莊三子為教主,為真人,實際上,它是綜羅了上古與三代文化思想,統攝週、秦以來的道家、墨家、陰陽家、兵家、雜家、醫藥、方伎等諸子百家之學,融合成為一個宗教而又異乎一般宗教的道教,可謂大有類同司馬遷推崇傳統道學的精神。

 

 

  當春秋、戰國期間,向來傳統一貫的道學,已演變成各主所見、各立門戶的情況,從此獨樹一幟以學術名家的風氣得以開展。在高談理論的各家學派之外,其專門從事天文、地理、醫藥、養生等的科學研究者,便在諸子百家以外,與雜家會合,自成流派。但在古代輕視自然科學的技​​術觀念之下,一律受到鄙視,而名之謂“方伎之士”。其實,這類方伎之士,便是後世神仙思想的淵源,也就是後來道教中心思想的精粹。此輩以中國原始科學家見稱的方伎之士,有的從研究宇宙人生問題著手,認為一個人可以用各種修煉方法​​,修到長生不老而變成神仙,最後進而與天地同休、日月同壽的境界,此等觀念,便在北方​​燕、齊各國朝野之間,普遍流行。如齊威宣王與燕昭王,都有受到這種學說的影響,而使人入海遠求蓬萊、方丈、瀛洲三神山之舉,這些都是有史可徵的先期神仙事實。有的如齊人騶衍,以陰陽五行的學說,研究天文,倡海內有九洲之說,被人視為迂怪不經。又有燕人羨門之屬,主以方術修煉金石,服之便成為神仙,使形銷屍解,可以依比於鬼神的伎術,也都未能被當時社會所肯信,因此後來燕、齊之士,亦極少有能盡傳其術的。大凡初期從事科學的研究者,必受世人的嗤笑與輕視,亦為古今中外一例的事實。然而當時流行於南方的玄秘思想,如列子、莊子等人,所提出的神人、真人、仙人的人格昇華而成神化的學說,實早已受到方士神仙思想的影響。但在北方的方士道家,比較偏重丹藥養生;南方的道家,卻以精神超脫、養生適性為主;至於兩者合流的神仙方術,實在秦、漢之後,故若推論道家神仙方士的學術,漸次演變為後世道教的雛形,當以周代中葉為合理的肇始時期。 

 

 

 

 

 

 


加入『國際道家粉絲團』!!
 
站內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