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孫子》
計篇

『國際道家學術總會』總會長 李亨利 博士
日期:2012.07.10
<孫子>( 俗稱孫子兵法)在卷一「計篇」( 俗稱第一篇始計篇)中所指的計,和三十六計是沒有直接關係的!
孫子的計,是指當要發動戰爭(執行主要策略)之前,應該必須以謹慎、詳細的態度從各方面、各角度去思考、評估、計劃、審察!以期達到知己知彼的致勝先機;免得如果輕易的踏出第一步,萬一是一個錯誤的抉擇,可能會導致一棋錯滿盤皆輸的結果!
所以孫子開宗名義的警告上位的人,凡事要三思而後行。接著他就提出「五事」的形而上哲理的五項應該「計」的觀念!分別是道、天、地、將、法五者。另外的,他也提出「七計」 的形而下實質評估、診斷「戰力」的七個分析項目!
至於為什麼有人誤以為三十六計和<孫子>有直接關係呢?可能是有人不學無術的把這兩者硬是牽扯在一起了!
2003年中國開播了三十六集的「孫子兵法與三十六計」的連續劇,可能也是推波助瀾者吧!
「三十六計」一辭,語出<南齊書.王敬則傳>:「敬則曰:[檀公三十六策,走是上計]。」!
另外宋代惠洪在<冷齋夜話>中也有:「三十六計,走為上計」之語。
由於2003年有人發現了一部隋代的玉簡<三十六計>,更証實有此書,而且此書的作者應該就是南北朝之宋朝名將檀道濟(435~498)。不過事實上,此書並沒有留傳下來,而其內容也肯定和現在的坊本<三十六計>決然不同!
目前流行的<三十六計>版本,最早可追溯到1941年,在分州成都興華印刷廠,用土紙翻印的書。此書封面書名為<三十六計>,旁註「秘本兵法」。書中分成六套,每套六計,共為三十六計。此書是從手抄本附錄中摘錄下來的,因此其作者是何人?何時撰寫?已經無法考證了!
根據此書的內容中有源典故者、有源用兵之術者、有源古詩者、有借成語者,其所源可說甚廣,不過綜合推估後,學者專家一致認為應該是在明清時完成編輯的!
此書每計後都有解說,解說中常繫<周易>陰陽變化之理!詳查之後可知引用了二十七處,並且涉及二十二個卦!
此書每個解說之後都附有「按」,按的內容多引証宋代以前的戰例和引孫武、吳起、尉繚子等兵家的書的語句。
或許就是按中有提及孫武之語,所以有人就硬是把<孫子>和<三十六計>扯在一起吧!
不過<孫子>是講述形而上的哲理、戰略的多,<三十六計>則偏向形而下的戰術、計謀的多;學習者,可以自己去分辨,並且各取所需吧!
待續......
|
|
|
|
|
按 加入『國際道家粉絲團』!! |